网贷逾期P图?他们哪来的我的照片?你绝对想不到的真相!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突然收到一条催收短信,点开一看,竟然是一张你本人的照片被P在了“老赖名单”上,还配着“欠钱不还,人肉搜索开始”这种吓人标题?更离谱的是,照片里的你穿着得体,背景却莫名其妙地写着“全国通缉”……你一脸懵:我啥时候授权他们用我的照片了?他们到底是怎么拿到的?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人头皮发麻的问题——网贷逾期P图,他们到底是从哪儿搞到你的图片的?
你以为的“隐私”,早就不那么“私”了
很多人以为,只有把身份证、人脸照片直接上传给网贷平台,他们才能用,可现实是——你的照片,可能早就“裸奔”在互联网上了。
我们先来捋一捋常见的几种“照片泄露”渠道:
贷款申请时的实名认证
绝大多数正规或非正规网贷平台,在注册或放款前都会要求你进行“人脸识别+身份证上传”,你以为这只是验证身份?其实系统后台早已存档你的面部数据和证件照,一旦你逾期,这些资料就可能被“二次利用”。社交平台信息被爬取
有些人喜欢在朋友圈、抖音、微博晒自拍,甚至带定位,一些非法催收团伙会通过技术手段批量爬取公开社交账号信息,再结合你留下的手机号、姓名,精准匹配“欠款人”,然后直接盗用你的生活照进行P图恐吓。黑市数据买卖
更可怕的是,你的个人信息可能早已被卖到了“数据黑市”,一条包含身份证号、手机号、人脸照片的“四件套”数据,在暗网只要几块钱。这些数据从哪儿来?可能是你某次注册app、参与抽奖、甚至扫个码就“免费送礼品”时,被悄悄收集了。通讯录关联曝光
有些平台在你借款时要求“授权通讯录”,一旦你逾期,催收方可能联系你的亲友,甚至从你朋友的相册里翻出你的合照,断章取义地P成“欠债跑路”“被拘捕”等虚假图片,制造舆论压力。
P图催收违法吗?当然违法!而且很严重!
你可能会问:他们这么做,难道不犯法吗?
答案是:绝对违法!
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你的肖像权、名誉权,还涉嫌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严重的甚至构成寻衅滋事罪。
重点来了:
即使你真的逾期了,债权人或催收机构也无权公开你的个人信息、照片,更不能制造虚假信息进行恐吓,法律允许的是合法催收,比如电话提醒、短信通知,但绝不是网络曝光、P图羞辱、人肉搜索!
遇到P图催收,该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照片被恶意P图传播,别慌,记住这几点:
立即保存证据
截图、录屏、保存链接,包括发送人信息、发布时间、传播范围,这些是日后维权的关键。向平台投诉
如果图片发布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立即通过官方渠道举报“侵犯肖像权”或“网络暴力”,要求下架。报警处理
携带证据去当地派出所报案,明确指出对方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侮辱诽谤,警方有义务介入调查。寻求法律援助
可联系律师发律师函,要求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索赔精神损失。很多催收公司怕的就是走法律程序。
✅ 建议参考:如何提前防范?
- 谨慎授权APP权限,尤其是人脸识别、通讯录、相册访问。
- 不在社交平台过度暴露个人信息,比如身份证、定位、家庭成员照片。
- 选择正规持牌金融机构借款,避免陷入高利贷、套路贷陷阱。
- 逾期后主动沟通,协商还款计划,避免被恶意催收钻空子。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二十一条
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生产者不得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制作、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隐私被当成武器。
那些拿着你照片P图恐吓你的人,不是在“催债”,而是在践踏法律底线,你要明白:欠钱是民事纠纷,但侵犯人格尊严是违法行为,无论你是否逾期,你的肖像权、名誉权都不该被随意践踏。
你有权说“不”,也有权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别让一张P图,毁了你的人生。真正的解决之道,是面对问题,合法应对,而不是被恐惧绑架。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别沉默,行动起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网贷逾期P图?他们哪来的我的照片?——你绝对想不到的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