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山西忻州市突然来电,是催收还是诈骗?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某天晚上正吃着饭,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是“山西忻州市”的本地号码,接起来一听,对方语气严肃,一口地道的晋北口音:“你是张某吧?你在某某平台借的1.8万,已经逾期47天了,再不还,我们就要走法律程序,还要通知你村里和单位!”
那一刻,你心里“咯噔”一下——钱确实没还上,但怎么连我老家的电话都打来了?他们是谁?真的合法吗?
不少山西忻州地区的网友向我们反映:网贷逾期后,陆续接到归属地为“山西省忻州市”的催收电话,有些电话甚至能准确说出借款人的身份证号、借款平台、逾期天数,甚至是家庭住址,这让很多人陷入恐慌:这到底是正规催收?还是披着“本地来电”外衣的诈骗?
我们作为长期关注互联网金融与债务纠纷的法律从业者,必须说一句:这类来电,90%以上属于违规催收,部分已涉嫌违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正规的网贷平台或其委托的第三方催收机构,绝不会随意泄露用户信息,更不会使用属地号码进行“精准轰炸”,而所谓“山西忻州来电”,很可能是不法分子通过虚拟号码技术伪装的“改号软件”来电,目的就是让你误以为对方掌握你的真实信息,从而制造心理压迫。
更严重的是,有些来电不仅威胁要“上门催收”,还扬言要“通知村委会”“贴大字报”“影响子女政审”——这些话术,早已经踩到了法律的红线。
根据《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你在平台借款时留下的身份证、住址、联系方式,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平台无权将其提供给第三方用于骚扰式催收,更别说泄露给打着“忻州本地催收”旗号的不明机构。
真正的法律程序不会从一通电话开始,如果平台要起诉你,必须通过法院送达《应诉通知书》,而不是靠一个“本地来电”吓唬你,你有权要求对方出示委托函、债权转让协议、催收资质等文件,凡无法提供的,一律可视为非法催收。
我们接触过一位忻州原平的当事人,逾期1.2万元,结果被“本地催收”连续打了20多个电话,甚至半夜打到他母亲手机上,说“再不还钱就去你家拉横幅”,后来我们协助他向银保监会和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平台投诉,最终确认该号码为虚拟运营商注册,背后公司无任何金融催收资质。
请记住:无论对方说得多么“真实”,只要你感到被威胁、被骚扰、被恐吓,第一时间录音、截图、保存证据,然后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 建议参考:
- 不要慌张:接到“山西忻州来电”不等于你躲不掉债务,更不等于他们会真的上门。
- 绝不透露更多信息:不要在电话中承认债务细节,更不要轻易加微信、点链接。
- 全程录音:这是最有力的维权证据。
- 核实身份:要求对方提供公司名称、工号、催收授权书,合法催收必须能提供。
- 及时投诉:可拨打12363(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热线)或登录“中国互联网金融举报信息平台”进行举报。
- 理性协商还款:如确实无力偿还,可主动联系原平台申请延期、分期或债务重组,合法途径解决才是正道。
📚 相关法条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催收人员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使用恐吓、威胁、侮辱等不当催收行为。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情绪和恐惧牵着走,那些打着“山西忻州市来电”幌子的催收,往往就是看准了你“怕丢脸、怕家人知道、怕被起诉”的心理弱点。合法的债务催收从不靠吓唬人,真正的法律程序也绝不会从一通电话开始。
你有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有权利拒绝任何形式的骚扰。面对逾期,坦然面对、理性应对,才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别让一通电话,毁了你生活的平静与尊严。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情况,不妨保存这篇文章,它或许能在关键时刻,帮你守住底线,守住尊严。
网贷逾期后,山西忻州市突然来电,是催收还是诈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