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逾期1年,我是如何从法律边缘爬回来的?
说实话,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和“逾期”这两个字扯上关系,直到去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的小生意几乎停摆,现金流彻底断裂,360借条的账单,从第一个月没还上,拖到第三个月、半年,最后整整逾期了一年,今天分享这段经历,不是卖惨,而是希望用我的亲身教训,帮你避开一些坑。
一开始只是几千块,但逾期后的违约金、利息、罚息,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电话催收从每周一次变成每天三次,甚至联系到了我的家人,那段时间,手机一响我就心慌,晚上睡不着,白天没法集中精神工作,最可怕的是,催收方的语气从“提醒”慢慢变成了“威胁”,说要走法律程序、上征信、甚至影响孩子上学。

其实后来我才明白,催收的很多话术其实是施加心理压力,并不代表法律立刻会对你采取极端措施,但当时我真的怕了,甚至想过拆东墙补西墙再去其他平台借钱——这恰恰是许多人债务恶化的开始。
大概逾期8个月的时候,我收到了一封《律师函》,这下我彻底慌了,终于不再逃避,去找了一位做法律咨询的朋友,他帮我仔细核对了合同和还款记录,告诉我几点关键信息:第一,逾期利息、罚息加起来不能超过法定利率上限(当时LPR的4倍);第二,催收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第三,如果真的被起诉,法院也只会在合法范围内支持债权主张。
我最后是通过协商还款解决了问题,主动联系了360的客服,说明了自己的困难,并提交了收入证明和还款计划,最终达成了一个减免部分罚息、分期一年还清的方案,虽然征信上确实留下了一条逾期记录,但至少阻止了债务继续膨胀,也避免了诉讼风险。
几点建议供你参考:
如果你也不小心陷入逾期,别学我拖到一年才行动。第一时间主动沟通,说明情况并提出还款意愿,同时保存所有还款记录、合同、催收通话录音——这些都是保护自己的证据,如果金额较大或被威胁起诉,咨询专业律师比一个人胡思乱想有用得多。逃避永远比面对代价更大。
附:相关法律条款
- 《民法典》第680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违约金等费用,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LPR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3条:催收方不得骚扰与债务无关的第三人,不得泄露债务人个人信息。
法律不会因为你的逃避而消失,但会因你的积极面对而留下余地,逾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解决问题的勇气,无论债务多大,理清现状、主动协商、依法维权才是真正的出路,希望我的经历能让你少走一点弯路——毕竟,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转不过的弯。
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你一些实际的价值,如果有更多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360逾期1年,我是如何从法律边缘爬回来的?,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