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时,这些平常物品竟然不能带上飞机?真相让人吃惊!
兴冲冲地赶去机场,结果在安检口被拦下,被告知“这个不能带”?明明是日常用品,怎么到了飞机上就成了“违禁品”?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飞机上不能带什么,尤其是那些你以为“没啥大不了”的东西,其实早被民航明令禁止!
先说一个真实案例:前几天,一位乘客想把一罐自热火锅带上飞机,理由是“饿了想吃”,结果呢?不仅被当场没收,还耽误了登机时间,他一脸委屈:“这又不是炸药,至于吗?”可问题就出在这儿——安全无小事,航空运输的每一项规定,背后都是血的教训换来的。
液体类:别小看那一瓶水
我们常听说“液体不能超过100毫升”,但很多人理解得不全面。不只是水,所有液态、凝胶、喷雾类物品,比如牙膏、洗面奶、香水、发胶、酸奶、果冻,统统要遵守“100ml以内、装进透明密封袋、每人限带1L”的规定。
重点来了:超过100ml的液体,哪怕只装了半瓶,也不能随身携带,你可能会说:“我喝掉一半总行吧?”抱歉,安检看的是容器容量,不是实际液体量,大瓶洗发水、家庭装沐浴露,建议托运。
充电宝和锂电池:方便背后的隐患
现在人人离不开电子设备,充电宝更是“出行标配”,但你知道吗?充电宝只能随身携带,严禁托运!而且额定能量不能超过160Wh(瓦时),通常对应的是27000mAh左右。
更关键的是:三无产品、鼓包、破损的充电宝一律禁止携带,曾有航班因乘客充电宝自燃紧急备降,想想都后怕,别为了省几块钱买杂牌充电宝,安全才是最大的省钱。
尖锐物品:刀、剪、工具统统不行
菜刀、水果刀、剪刀、美工刀……这些在家厨房、办公室常见的工具,上了飞机就是“潜在危险品”。任何带有锋利刃口或尖端的物品,无论大小,都不能随身携带。
那怎么办?可以托运!但记得要妥善包装,避免划伤行李或工作人员,指甲刀、剃须刀片这类小件,只要不是可拆卸刀片,一般允许随身携带,但最好提前确认航司规定。
自热食品:方便一时,风险百倍
自热火锅、自热米饭、自热汤……这些“懒人神器”在高铁上可能还能通融,但在飞机上——明确禁止携带和使用!因为其加热包遇水会产生大量蒸汽和热量,可能触发烟雾报警,甚至引发客舱恐慌。
曾有乘客在飞机上偷偷加热自热火锅,结果警报响了,飞机差点返航。别让一顿饭,毁了一趟旅程。
易燃易爆品:连香水都得小心
打火机、火柴、酒精喷雾、高度白酒(超过70度)、油漆、汽油、烟花爆竹……这些属于明确违禁品,连托运都不行!
就连一些看似无害的东西也要注意:高浓度酒精湿巾(酒精含量超75%)、喷雾型防晒霜、发胶,如果容量超标,也可能被拦下,建议选择小瓶装或固体替代品。
✈️ 小编建议参考:
出发前24小时,拿出你的行李清单,对照以下三点自查:
- 液体是否全部≤100ml,并装进透明袋?
- 充电宝是否正规、容量合规、随身携带?
- 有没有误把自热食品、刀具、喷雾带进随身包?
提前1.5小时到机场,留足安检时间,如果不确定某样东西能不能带,直接打航司客服,别赌运气,安全不是儿戏,顺利登机才是旅行的第一步。
📚 相关法条参考: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旅客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及《民航旅客限制随身携带或托运物品目录》规定:
- 禁止随身携带且禁止托运:枪支弹药、爆炸物、管制器具、易燃易爆品(如打火机、酒精浓度超75%的消毒剂)、毒害品、腐蚀性物品等。
- 禁止随身携带但可托运:刀具、工具、超过100ml的液体、充电宝额定能量在100-160Wh之间的(需航空公司批准)。
- 随身携带有限制:液态物品需符合“100ml+透明袋”规定;充电宝额定能量不得超过160Wh,且必须随身携带。
(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民航旅客限制携带物品规定》)
坐飞机不是搬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带上天,那些你以为“应该没问题”的物品,可能正悄悄踩着安全红线,记住一句话:能不带的不带,拿不准的查清楚,有疑问的问航司。
每一次顺利起飞,都是无数细节堆出来的安全。守规矩,不是麻烦,而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大的负责,下次出发前,花5分钟看看这篇文章,或许就能避免一场尴尬,甚至一场风险。
安全出行,从“带什么”开始。
坐飞机时,这些平常物品竟然不能带上飞机?真相让人吃惊!,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