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最多一次取多少钱?很多人取错额度,小心白跑一趟!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急着用钱,跑到银行ATM机前,插卡、输入密码、选择取款金额——结果屏幕突然跳出“单笔取款限额已超”,一脸懵地站在原地?更尴尬的是,旁边还排着队,心里又急又臊,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看似简单却让不少人栽过跟头的问题:ATM最多一次能取多少钱?
这个问题看似普通,其实背后涉及银行规定、账户类型、安全机制甚至法律监管等多个层面,搞清楚它,不仅能避免尴尬,还能帮你更高效地管理现金流。
国内大多数银行的ATM单笔取款上限普遍设定在5000元人民币,这是目前工、农、中、建、交等大型国有银行以及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招商、中信、浦发等)的标准配置,也就是说,你一次最多只能从ATM上取出5000元。
但注意!这“5000元”不是铁板一块,它会因银行、卡种、账户状态甚至地区而有所不同。
- 有些地方性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的ATM,单笔限额可能只有3000元;
- 少数高端借记卡(如私人银行客户专属卡)可能提升至10000元;
- 而信用卡在ATM上取现,不仅额度更低(通常为授信额度的50%以内),还会立刻产生利息和手续费,强烈不建议用信用卡在ATM频繁取现。
单日累计取款限额也得注意,即使你每次取5000元,大多数银行对普通借记卡的日累计取现上限设在2万元,这意味着,哪怕你分四次操作,最多也只能取出2万,超过这个额度?不好意思,得去柜台办理,还得带上身份证,说明用途——这是为了防范洗钱和资金风险。
那为什么银行要设这些“天花板”呢?
核心原因就两个字:安全。
ATM作为无人值守的自助设备,一旦卡片丢失或被盗刷,限制单笔和单日额度能有效降低用户损失,这也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对支付结算系统风险控制的监管要求,说白了,银行不是不让你取钱,而是用制度帮你“兜底”。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不同银行的ATM跨行取款,额度可能受“发卡行”和“受理行”双重限制,比如你在工行办的卡,去农行ATM取钱,最终能取多少,得看工行给你的授权额度,也得看农行这台机器的设置,所以有时候不是机器坏了,而是“双规”卡住了你。
📌 建议参考:
如果你近期有大额现金需求(比如装修、婚礼、应急),千万别临时抱佛脚去ATM硬试,建议提前1-2天做三件事:
- 拨打发卡银行客服,查询你名下卡片的单笔及日累计取现额度;
- 若额度不够,可申请临时提额(部分银行支持);
- 直接预约柜台取款服务,大额提现通常需提前报备,带好身份证和银行卡,效率更高也更安全。
现金为王的时代虽在退潮,但关键时刻,能顺利把钱拿在手里,才是真正的底气。
📚 相关法条参考: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分类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8〕16号)及《支付结算办法》相关规定:
第三十二条:银行应根据客户身份识别程度,合理设定电子渠道转账、取现等交易限额,防范支付风险。
第六十七条:个人借记卡通过自助设备(含ATM)办理现金取款,单笔及日累计限额由发卡机构根据风险控制策略自主设定,但应符合监管部门指导标准。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也明确要求银行对异常交易行为进行监控,大额频繁取现可能触发反洗钱系统预警。
✍️ 小编总结:
ATM最多一次取多少钱?标准答案是5000元,但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真正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卡、自己的银行、自己的额度,别等到急需用钱时才去碰运气,提前规划,才是成年人最体面的财务自由。
下次取钱前,花30秒打个客服电话,省下的不只是时间,更是关键时刻的从容,钱在卡里,更要“取”得明白,“用”得安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