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现多少点才不算违法?很多人都搞错了!
信用卡刷爆了,工资还没发,手头紧得不行,突然看到朋友圈有人发“专业套现,低点位,秒到账”,心里“咯噔”一下,动了心?
又或者,你经营一家小店,客户用POS机刷了1万,但你只收到9800,心里嘀咕:这“套现多少点”才算合理?会不会哪天就被银行找上门?
咱们不绕弯子,从法律、实操和风险三个维度,彻底讲清楚“套现多少点”背后的门道,别急着划走,这可能是你今年最该认真看完的一篇金融避坑指南。
“套现多少点”到底是什么意思?
先来扫盲。“点”是业内术语,指手续费的比例,比如你套现1万元,收200元手续费,那就是“2个点”。
听起来好像不多?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银行能让你刷卡消费免手续费,反而个人套现就得交“点”?
因为——消费是银行鼓励的,而套现,本质上是在钻规则的空子。
信用卡的设计初衷是“先消费、后还款”,银行通过商户交易赚取手续费(通常0.6%左右),同时积累用户信用数据,但如果你用POS机虚构交易,把信用卡额度变成现金拿走,这就叫“信用卡套现”,属于规避监管、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套现多少点合法?答案很扎心:根本不存在“合法套现”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点位低,比如0.8个点,就不算事。”
错!重点不在于收多少点,而在于行为本身是否合规。
举个例子:你开一家奶茶店,朋友来刷信用卡“买奶茶”1万元,你收他200元“服务费”,实际没提供任何商品,这在法律上就是虚构交易,属于典型的信用卡套现,哪怕你只收50元,也改变不了违法性质。
更可怕的是,很多“专业套现”的第三方,用的是非法改装的POS机或虚假商户编号,你的交易可能被记录在“珠宝店”“奢侈品店”名下,银行系统一旦识别异常,轻则降额、封卡,重则列入征信黑名单。
真实案例告诉你:套现的代价远超想象
我曾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小李,因创业资金紧张,通过中介累计套现38万元,点位从1.5到3不等。
起初一切顺利,直到某天银行风控系统触发警报,冻结卡片并上报央行征信。
更糟的是,中介使用的POS机涉及洗钱案件,小李的银行卡被公安机关列为“涉案账户”,整整半年无法正常使用,公司转账、房贷还款全受影响。
最后虽然证明他本人无洗钱故意,但信用受损、业务停滞,损失远超套现所得。
法院判决明确指出:明知或应知交易虚假,仍参与套现,即构成违规,无论点位高低。
那到底该怎么办?有没有安全出路?
当然有!与其冒险走灰色地带,不如正视问题,选择合法路径:
- 申请信用卡现金分期:大多数银行提供“取现分期”服务,虽然利息比消费高,但合法合规,不影响征信。
- 使用正规贷款产品:如信用贷、经营贷,利率透明,还款可控。
- 合理规划现金流:提前做预算,避免临时拆东墙补西墙。
省下的那几个点,可能换来一辈子的信用污点。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资金压力,千万别被“低点套现”冲昏头脑。
先算一笔账:假设你套现10万,收2个点(2000元),看似省了利息,但一旦被银行风控,可能面临:
- 信用卡降额或注销
- 征信记录“异常交易”
- 未来房贷、车贷被拒
- 若涉及非法POS机,甚至牵连刑事责任
真正的省钱,是规避风险,而不是挑战规则,建议优先咨询银行客服,了解合法取现或分期方案,安全又安心。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
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或使用销售点终端机具(POS机)等方法,以虚构交易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
持卡人不得利用信用卡套取现金,发卡银行有权对疑似套现交易采取降额、止付等风控措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明确将“使用POS机等方法虚构交易套现”列为刑事打击范围,累计套现金额超过100万元,属于“情节特别严重”。
“套现多少点”从来不是关键问题,真正该问的是:“这行为安不安全?”
金融世界的规则很清晰:凡是让你“悄悄赚钱”的捷径,往往都标好了代价。
信用卡是工具,不是提款机;信用是资产,不是可透支的余额。
守住底线,才能走得更远,别让一时的“省点手续费”,毁了你未来的金融自由。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戳中了痛点,转发给那个总想“走捷径”的朋友——一句提醒,真的能救人于水火。
套现多少点才不算违法?很多人都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