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被起诉后,真的会被强制执行吗?真相来了!
某天突然收到法院传票,心里“咯噔”一下——完了,那笔拖了好几个月的网贷,终于被人告上法庭了?更让人慌的是,接下来会不会被强制执行?工资被冻结?房子被查封?甚至被列入“老赖”名单?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网贷逾期起诉后,到底会不会被强制执行?
首先得说清楚一点:被起诉≠一定会被强制执行。起诉只是法律程序的开始,而强制执行,是整个流程的“终章”,只有当法院判决生效后,你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对方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才会启动“强执”程序。
咱们来走一遍这个流程:
逾期后被起诉
网贷平台或其委托的催收公司,在你长期逾期、沟通无果后,可能会将你起诉至法院,注意,不是所有平台都会起诉,毕竟诉讼成本高、耗时长,但如果你欠款金额较大(比如超过1万元以上),或者平台合作了专业的法务团队,起诉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法院受理并开庭审理
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会向你送达传票和起诉状,这时候,千万别逃避!很多人选择“装死”,结果缺席判决,法院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直接判你败诉。缺席=自动认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判决生效后,进入履行期
法院判决你偿还本金、利息(合法范围内)、违约金等,通常会给你一个履行期限,比如15天内还清。如果你在这个期限内还了钱,那就没事了,不会进入强制执行阶段。拒不履行,申请强制执行
这才是关键一步。如果你判决后仍不还钱,对方(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一旦立案,法院就会查你名下的财产:银行卡、微信支付宝余额、房产、车辆、公积金、甚至工资收入。
这时候,你的账户可能会被冻结,工资被按月划扣,俗称“扣划”,更严重的是,你可能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老赖”),出行受限、子女上学受影响、高消费被禁止……生活方方面面都会被打上“信用污点”的烙印。
但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欠款人都会被“强执”,法院也会考虑你的实际履行能力,如果你确实没有财产,法院可能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等你以后有收入了再恢复执行,但这不等于债务消失,欠的钱,永远都在。
给正在逾期或已被起诉朋友的几点建议(建议收藏):
- 别躲!积极应诉是底线。收到传票后,务必出庭或提交书面答辩,争取协商还款方案,比如分期、减免部分利息。
- 主动沟通,争取和解。很多案件在开庭前是可以调解的,如果你能拿出诚意,平台可能愿意撤诉或达成还款协议。
- 保留证据,理性应对。所有借款合同、还款记录、沟通记录都要保存好,防止对方夸大金额或违规催收。
- 实在困难,申请执行和解。即使进入执行阶段,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和解”,分期偿还,避免账户被全冻结。
相关法律依据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不得乘坐飞机、高铁一等座,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消费等。《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本法相关规定处理。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被起诉,确实有可能被强制执行,但前提是——你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真正可怕的不是起诉,而是判决后的“无视”与“逃避”。面对债务,逃避只会让问题雪球越滚越大,而直面+协商,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法律保护的是合法债权,但也尊重每一个努力还债的人,别等到账户被冻、信用崩塌才后悔,现在行动,还来得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