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说要冻结社保卡,是真的吗?我该怎么办?
你有没有接到过这样的催收电话?对方语气强硬,一开口就说:“你再不还钱,我们就去法院申请冻结你的社保卡,以后看病、领养老金都别想!”挂掉电话后,心里“咯噔”一下,慌了神——社保卡可是我们普通人最后的保障啊,真能因为网贷逾期就被冻结吗?
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把真相讲清楚,也让你不再被吓唬。
网贷逾期,真能冻结社保卡吗?
先说结论:正规合法途径下,网贷公司无权直接冻结你的社保卡。
社保卡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基本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而设立的重要工具,它由人社部门管理,和银行账户、信用记录虽然有关联,但绝不是随便哪个网贷平台想冻就冻的。
那为什么催收人员会这么说?原因有三:
恐吓施压:很多网贷催收为了逼你还钱,会使用“话术套路”,上报征信”“上门催收”“冻结资产”“影响子女上学”等等,“冻结社保卡”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恐吓手段,目的就是让你心理崩溃,赶紧还款。
混淆概念:有些人把“法院执行”和“平台操作”混为一谈。只有法院在判决生效后,依法执行时,才可能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封、冻结,但即便如此,社保卡里的养老金和医保账户也受到法律特殊保护,不是说冻就能冻的。
非法催收:部分小贷公司或第三方催收机构,打着“合法”旗号干非法勾当,他们可能伪造律师函、假法院通知,甚至冒充公检法,这种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什么情况下,社保卡可能受影响?
虽然网贷平台不能直接冻结社保卡,但也要注意以下几种极端情况:
被起诉并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如果你长期逾期,被正规金融机构起诉,法院判决你偿还债务,而你拒不执行,对方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能会查控你的银行账户、工资收入等。
但请注意:法院在执行时,会优先保障你的基本生活需求,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养老金、低保、医保等属于“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范围,除非你有其他可执行财产。
社保卡绑定的银行卡被误冻:有些人的社保卡兼具金融功能(类似银行卡),如果这张卡里有钱,且被法院列为执行账户,可能冻结的是“金融账户”部分,而不是社保功能本身,也就是说,你依然可以刷医保看病,但取不出钱。
面对“冻结社保卡”威胁,该怎么办?
第一步:保持冷静,别被吓住。
听到这种话,先别慌。合法的催收不会用威胁、辱骂、恐吓的方式,凡是说“马上冻结”“影响家人”“公安介入”的,大概率是套路。
第二步:核实对方身份。
正规催收会告知你是哪家公司、哪个平台、欠款金额、合同编号等信息,你可以通过官方客服核实,切勿轻信陌生电话。
第三步:保留证据。
如果对方言语威胁、骚扰、爆通讯录,记得录音、截图、保存通话记录,这些都可以作为证据,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或公安机关举报。
第四步:积极协商,合理还款。
如果你确实无力一次性还清,可以主动联系平台,申请延期、分期或减免部分利息,很多平台在逾期后也愿意协商,毕竟他们也不想走诉讼程序。
✅ 建议参考:
- 不要轻信“冻结社保卡”的恐吓,这是典型的催收话术。
- 优先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身份证、银行卡、家庭住址。
- 逾期后主动沟通,避免被起诉进入执行程序。
- 如遭遇暴力催收,立即报警或向监管部门投诉(如12363金融消费热线、12377网络举报平台)。
- 合理规划财务,避免以贷养贷,陷入恶性循环。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五条:
“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下列的财产不得查封、扣押、冻结:
(二)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
(三)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完成义务教育所必需的物品;
(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应当划入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用。”《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
明确规定催收不得使用恐吓、威胁、侮辱等不当手段,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
“网贷逾期说要冻结社保卡”——99%是吓唬你的!
社保卡承载的是国家赋予公民的基本保障,不是催收手里的“筹码”。真正的法律程序有严格流程,不会一个电话就让你“社会性死亡”。
但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如果你长期失联、拒不还款,确实可能被起诉,进入执行程序。面对逾期,最好的态度是:不逃避、不恐慌、理性应对。
你有困难,法律也保护你;但你若失联,风险就会放大,与其被催收牵着鼻子走,不如主动出击,争取协商解决。
别让一时的债务,压垮你一生的尊严。
我们不怕问题,怕的是被恐惧蒙蔽了双眼,清醒一点,法律站在你这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