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不下去了网贷全面逾期?你真的只能认命吗?
手机一响,心跳加速,一看又是催收电话;银行卡空空如也,账单却像雪片一样飞来;亲戚朋友不敢联系,生怕被问“最近怎么样”;每天睁眼第一件事,不是想怎么翻身,而是想怎么躲债……如果你正经历这些,那么你可能已经到了那个最艰难的节点——扛不下去了,网贷全面逾期。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无数普通人正在面对的现实,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超过8000万人曾接触过网络借贷,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因各种原因陷入多头借贷、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当收入无法覆盖月供,当借新还旧的链条彻底断裂,那一刻,很多人会感到天塌地陷:“完了,我撑不住了。”
但我想告诉你:全面逾期不是终点,而是你重新掌控人生的起点。
很多人在逾期后第一反应是逃避——关机、换号、搬离住所,甚至选择“失联”,可真相是,越躲压力越大,催收信息像幽灵一样缠绕,征信记录持续恶化,心理负担一天比一天沉重,更可怕的是,一些不法催收还会通过骚扰家人、PS侮辱性图片、伪造律师函等方式施压,让你陷入“社会性死亡”的恐惧。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行为,很多已经违法了?
法律从不鼓励欠债不还,但也绝不允许暴力催收和人格侮辱,根据《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银保监会发布的相关通知,催收机构不得采取恐吓、辱骂、泄露个人信息、骚扰无关第三人等手段,你有权说“不”,也有权要求他们依法合规沟通。
更重要的是,逾期本身不是犯罪。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不是刑事案件,除非你存在恶意骗贷、伪造资料等行为,否则不会坐牢,很多人被催收恐吓“要抓你去坐牢”,这往往是心理施压的手段,千万别被吓住。
当网贷全面逾期,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 给正在“扛不下去”的你几点建议参考:
停止以贷养贷,切断恶性循环
别再指望借新平台还旧账,这只会让你越陷越深。承认现状,是走出泥潭的第一步。整理债务清单,掌握主动权
把所有平台、借款金额、利率、逾期时间、催收情况列成表格,清楚自己的“负债地图”,才能制定应对策略。主动协商,争取个性化分期或延期
很多正规平台(如借呗、京东金条、微粒贷等)都提供“困难帮扶”通道,你可以申请延期还款、减免部分罚息,甚至分期60期(5年)慢慢还。主动沟通,比被动挨打强百倍。学会说“不”,保护自己和家人
遇到辱骂、威胁、骚扰家人的情况,立即录音、截图、保留证据,并向平台投诉或向银保监会、12363热线举报,必要时可报警处理。考虑债务重组或法律援助
如果债务总额过高(比如超过50万),且确实无力偿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或债务调解机构,看是否符合“个人破产”试点条件(目前深圳、浙江等地已试行),或通过诉讼调解达成还款计划。
📚 相关法条参考(真实有效,建议收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人员不得使用恐吓、威胁、侮辱等不当催收行为,不得骚扰无关第三方。《关于进一步规范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通知》(银保监发〔2019〕31号):
金融机构应尊重金融消费者人格尊严,不得歧视或进行人身攻击。
“扛不下去了网贷全面逾期”这句话背后,藏着多少深夜的泪水和无助的挣扎?但我想说:逾期不可怕,放弃才可怕,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全国有成千上万的人正和你经历相似的困境,真正的勇敢,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还能站起来,直面问题,寻求解决。
债务可以协商,信用可以修复,人生不该被一次失误定义,从今天起,别再逃避,拿起手机,给平台打个电话,尝试协商;保存证据,守住底线;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你值得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你还活着,就有翻盘的可能。
别让债务,偷走了你对生活的希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