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上征信了,还能不能坐飞机?
手机刚响,催收电话就来了,心里一紧,一看是某个网贷平台的号码,顿时血压飙升,挂掉电话后,你默默打开信用报告,发现“逾期记录”四个字赫然在列,脑子里立刻冒出一个灵魂拷问:网贷逾期上征信了,我还能不能坐飞机?
别急,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这件事,不绕弯子,不打官腔,把真相一层层剥开。
网贷逾期到底会不会影响坐飞机?
先说结论:单纯的网贷逾期上征信,不会直接导致你不能坐飞机。
很多人一听“上征信”三个字,就觉得天要塌了,仿佛下一秒就会被全网通缉,连高铁都坐不了,这中间有个关键的“门槛”——是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我们来捋一捋逻辑链:
你借了网贷,没按时还 → 产生逾期记录 → 上报征信系统
→ 这属于“信用污点”,影响的是你未来贷款、办信用卡、甚至找工作。平台起诉你,法院判决你还钱 → 你拒不执行 → 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
→这时候,才会被限制高消费,包括坐飞机、高铁一等座、星级酒店住宿等。
光是逾期上征信,不等于被限高,很多人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结果自己吓自己。
什么情况下真的不能坐飞机?
只有当你被法院强制执行,并且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被正式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时,才会被限制乘坐飞机。
这个名单由法院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公开,航空公司、铁路系统都会接入这个数据库,一旦你买票,系统就会自动拦截。
举个例子:
小王借了3万网贷,逾期一年没还,平台催收无果,起诉到法院,法院判他还钱,但他有钱不还,还偷偷转移财产,法院发现后,把他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并限制高消费,这时,小王再去买机票,系统直接提示:“您已被限制高消费,无法购票。”
但如果你只是逾期、还没被起诉,或者虽然被起诉但已经协商还款、没有被列为“老赖”,那你照样可以买机票、出国旅游、商务出差,不受影响。
逾期上征信的真正后果是什么?
虽然坐飞机暂时无忧,但征信污点的代价也不小:
- 5年内记录无法消除(还清后从还清之日起算);
- 房贷、车贷被拒,银行看到逾期记录会直接风控;
- 信用卡额度被降,甚至被冻结;
- 部分单位入职背景调查会查征信,影响职业发展。
别以为不被限高就万事大吉,信用是现代社会的“隐形身份证”,一旦受损,处处受限。
建议参考:逾期了怎么办?
如果你已经逾期,别慌,也别破罐子破摔,正确的做法是:
- 主动联系平台,说明情况,争取分期或延期;
- 避免被起诉,一旦进入司法程序,风险陡增;
- 如果已被起诉,积极应诉,不要逃避,争取调解;
- 还清后保留凭证,5年后征信自动更新;
- 定期查征信(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免费查),掌握自身信用状况。
解决问题的态度,比问题本身更重要。
相关法条参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网贷逾期上征信,不会直接让你坐不了飞机,真正限制你出行的,是“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这一法律后果。
别被“上征信=不能坐飞机”的谣言吓住,但也别掉以轻心。
信用是长期积累的财富,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责任。
面对问题,积极沟通、合理规划,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也才能守住自己的“社会通行证”。
别让一时的困难,变成一生的枷锁。
你的信用,值得你认真对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