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利息多少是合法的?搞不清这个,小心借条变借刀!
朋友急用钱,开口借一万,说好一个月后还,但随口一句“我给你按月息3分算”,你心里咯噔一下——这月利息3分,到底合不合法?会不会踩雷?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的问题:月利息多少是合法的?
咱们得搞明白一个概念:民间借贷,不是你想收多少利息就收多少,法律是有红线的,一旦踩过,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血本无归,甚至惹上官司。
咱们国家对民间借贷的利率,是有明确规定的。关键的分水岭,是“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这个LPR是动态调整的,比如2024年6月发布的一年期LPR是3.45%,那么4倍就是13.8%。这个13.8%,就是年利率的“合法天花板”。
换算成月利息,13.8% ÷ 12 ≈15%。
也就是说,月利息超过1.15%的部分,法律是不保护的,哪怕你白纸黑字写了“月息2分”(也就是2%),超出的部分,法院也不会支持你去追讨。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老王借给老李10万元,约定月息2分,借期一年,一年后,老李还了12.4万元(本金10万+利息2.4万),但老王觉得不够,把老李告上法庭,要求支付剩余利息。
法院一算:合法利息上限是10万 × 13.8% = 1.38万元,老李已经还了2.4万,其实多还了1.02万元!这多还的钱,老李还能反过来要求老王退还!
所以你看,高利息不光收不到,还可能倒贴钱,这账算得是不是有点惊心?
再提醒一句:年利率24%和36%的“两线三区”时代已经过去了!那是2015年《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老规定,现在早就被2020年修订后的版本取代了,别再拿“2分利合法”当口头禅,那是过时的认知,现在唯一的标准就是LPR的4倍。
还有,如果年利率超过36%,那就不仅仅是不保护的问题了,可能涉嫌“高利贷”甚至“非法经营”,特别是职业放贷人,打着民间借贷的幌子干着放高利贷的勾当,一旦被查,后果严重。
那有人问:亲戚之间借钱,没写利息,能要吗?
答案是:没有约定利息的,视为无息借款,但如果逾期不还,你可以主张逾期利息,一般是按LPR计算。
无论是借钱还是放贷,一定要白纸黑字写清楚利率,而且不能超过法定上限,合同写得好,朋友感情才不会因为钱闹僵。
✅ 建议参考:
- 借钱前先查LPR: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每月20日左右会公布最新LPR,4倍就是你的利率红线。
- 写借条要规范:明确写明借款金额、期限、利率(建议写年利率)、还款方式、双方身份信息。
- 避免现金交易:尽量通过银行转账或支付平台留痕,避免“有借无证”。
- 别当职业放贷人:普通人偶尔帮朋友周转可以,但频繁、有组织地放贷,可能被认定为非法经营。
- 遇到纠纷及时咨询律师:别等到钱要不回来才后悔,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 相关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修正)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月利息多少是合法的?记住这个公式:当前LPR × 4 ÷ 12 ≈月利率上限,现在大概就是15%左右,超过这个数,法律就不认了。
别再被“几分利”绕晕了,真正的安全线,是法律划好的红线。
借钱不是赌感情,也不是拼胆量,而是讲规矩、守底线。合法的利息,才能安心收;合规的借贷,才能长久行。
下次有人跟你说“月息3分没问题”,你可以微笑着回一句:“兄弟,那可就超出LPR四倍了,法院不支持的。”——这才是真正的“懂法有底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