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债利率到底是多少?现在还能买当年的国债吗?
你是不是也曾在整理旧资料时,突然翻出一张泛黄的国债凭证,心里嘀咕:“这玩意儿还能兑现吗?2013年国债利率是多少?当时买它到底划不划算?”别急,今天咱们就来一次“时光倒流”,带你搞清楚2013年国债的真实利率情况,顺便聊聊它现在还能不能“生钱”。
咱们得明确一点:国债不是活期存款,它有固定的期限和利率,一旦发行,利率就“锁定”了。2013年,中国财政部共发行了多期储蓄国债,包括凭证式和电子式两种,每期的利率都不太一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说“2013年国债利率是X%”,得看具体是哪一期。
以当年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期为例:
- 2013年第一期储蓄国债(电子式),3年期,年利率为00%;
- 第二期,5年期,年利率高达41%!
你没看错,41%!放在今天这个利率普遍“跌跌不休”的时代,简直像是“神仙利率”,要知道,现在银行大额存单三年期利率普遍在2.6%左右,相比之下,2013年的国债简直就是“理财界的黄金时代”。
那为什么当时能给这么高的利率?原因其实很简单:2013年,中国经济仍处于相对高增长阶段,通货膨胀压力不小,市场资金成本也较高,国债作为无风险资产,自然要给出更有吸引力的回报来吸引老百姓购买。
这里要特别提醒你:如果你现在才想买2013年的国债,那已经不可能了。国债是按期发行的,每期都有明确的发行时间和额度,2013年的国债早在当年3月到11月之间就全部售罄并停止发售了,你现在能做的,只有两种:
如果你当年买了,并且还没兑付——恭喜你,只要凭证还在,利息就一直算到你去银行兑现为止,尤其是5年期的,如果2013年3月购买,2018年3月到期,但你一直没取,银行通常会按活期利率计息,那就太亏了!建议尽快去原购买银行办理兑付手续,别让“沉睡的资金”白白缩水。
如果你现在想投资类似产品——可以关注财政部每年新发行的储蓄国债,虽然利率不如2013年那么“香”,但依然是保本保息、国家信用背书的优质选择,尤其适合中老年投资者或风险厌恶型人群。
✅ 建议参考:
如果你手里还有2013年国债的凭证,请务必核实以下几点:
- 确认是否已到期:3年期的2013年国债在2016年就到期了,5年期的也早在2018年到期;
- 尽快兑付:逾期不取,后续利息按活期计算,损失的是你自己的收益;
- 携带身份证和国债凭证前往原购买银行网点办理,电子式国债可通过网银操作;
- 查询方式:可拨打财政部国债咨询电话400-880-8080,或登录中国债券信息网(www.chinabond.com.cn)查询历史发行信息。
📚 相关法条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管理条例》(1992年发布)及相关配套规定:
- 第十条:国债的发行、利率、期限等由财政部确定并公告;
- 第十四条:国债到期后,持有人可凭凭证到指定机构兑付本息;
- 第十六条:逾期未兑付的国债,逾期部分利息按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储蓄国债(凭证式)管理办法》和《储蓄国债(电子式)管理办法》也明确规定:国债到期后应及时兑付,逾期不享受原定利率。
回望2013年,那一年的国债利率确实令人怀念——41%的5年期利率,放在今天几乎不可想象,但投资从来不是“怀念过去”,而是“把握现在”,虽然我们再也回不到那个高利率时代,但国债依然是普通人理财的“压舱石”。如果你手中还有当年的国债,别让它继续“冬眠”,赶紧去兑付,把属于你的利息拿回来!
而如果你正考虑稳健投资,不妨关注每月10号左右发行的新一期储蓄国债——虽然利率不高,但胜在安全、稳定、有保障,毕竟,在不确定的时代,能睡得着觉的资产,才是最好的资产。
2013年国债利率到底是多少?现在还能买当年的国债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钱不会自己生钱,但懂它的人,能让每一分都发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