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贷网逾期车被扣了一年,还能要回来吗?车主的血泪维权之路曝光!
你有没有想过,一次逾期还款,竟然能让你的爱车被扣整整一年,而你还束手无策?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微贷网用户老张身上的故事。
老张是个普通的上班族,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去年在微贷网上申请了一笔车辆抵押贷款,当时手续快、放款快,客服还信誓旦旦说“逾期几天没关系,系统会自动提醒”,可就是这句“没关系”,成了他噩梦的开始。
去年6月,因家庭突发变故,老张资金周转困难,车贷逾期了15天,他本以为补上逾期款加点罚息就完事了,结果没过几天,车突然被远程锁死,GPS定位显示车辆已被拖至外地某停车场。他联系微贷网客服,对方只冷冷回复:“车辆已按合同约定收回,请尽快结清欠款及拖车费、保管费后办理取回手续。”
老张当时懵了——这一拖,就是整整一年。
这一年里,他多次尝试协商,但平台开出的条件越来越离谱:原本逾期本金加利息约2万元,如今加上“违约金”“拖车服务费”“场地保管费”“评估费”等名目,总费用飙升至近6万元,更让他崩溃的是,平台拒绝提供车辆扣押期间的详细费用清单,也拒绝让他查看车辆现状。
“我连车有没有被使用、有没有损坏都不知道。”老张声音颤抖,“这车是我省吃俭用买的,现在成了‘人车两失’。”
这起事件背后,折射出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残酷现实:在车辆抵押类网贷中,一旦逾期,平台可能迅速启动“风控处置”程序,车辆被拖走后,车主往往陷入被动维权的泥潭。
微贷网作为一家持牌机构,其合同中确实写明了“逾期可收回抵押车辆”的条款,但问题在于——这个“收回”是否合法?费用是否合理?程序是否合规?
很多用户在签合同时,根本没仔细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更不了解“拖车”背后的法律边界。即使有抵押合同,债权人也不能私自强行拖车,必须通过合法程序,比如申请法院裁定或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依法执行。
更令人揪心的是,车辆被扣一年,长期停放可能导致电瓶报废、轮胎变形、发动机进水等问题,贬值严重。而这些损失,平台往往不承担,最终还是由车主买单。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抵押权人有权优先受偿,但不得擅自处分抵押物,更不能以“保管”为名长期扣押并收取高额费用。一旦费用明显超出合理范围,就涉嫌变相牟利,甚至可能构成敲诈勒索。
🔍给正在或可能面临类似困境的你几点建议:
立即收集证据:包括贷款合同、还款记录、沟通录音、车辆被拖时的GPS轨迹、平台收费明细等,这些都是未来维权的关键证据。
书面发函要求说明:向微贷网发送正式函件,要求其说明车辆扣押依据、费用构成及车辆现状,保留送达凭证。
向监管部门投诉:可向银保监会、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消费者协会等机构投诉,特别是涉及暴力催收、非法拖车等行为。
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协商无果,建议尽快委托专业律师介入,通过诉讼确认平台行为是否违法,并主张返还车辆或赔偿损失。
警惕“以贷养贷”陷阱:不要因一时资金紧张就盲目借新还旧,理性评估还款能力,避免陷入更深的债务漩涡。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条:
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
不得自行强制执行抵押物。《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三条:
抵押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扣留他人车辆,违者可依法追究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加重消费者责任,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
✍️小编总结:
“微贷网逾期车被扣了一年”这件事,看似是个体案例,实则敲响了整个网贷行业的警钟。便捷的背后,是风险的隐形叠加;快速的放款,也可能换来长期的束缚。
我们理解金融平台需要风控,但风控不能变成“收割”用户的工具,车主的车,不仅是财产,更是生活的依靠。一次逾期,不该成为“永久失去”的理由。
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境,你不是孤军奋战,法律是你的盾牌,证据是你的武器。别让沉默助长不公,及时行动,才能守住属于你的权益。
别让一辆车,拖垮你的人生。
微贷网逾期车被扣了一年,还能要回来吗?车主的血泪维权之路曝光!,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