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税起征点是多少?别再被这些误区误导了!
“哎,现在个体户不是月入一万五以下都不用交税吗?”或者“听说起征点提到两万了?”——这些说法听起来挺靠谱,但真相到底如何?今天咱们就来彻底搞清楚:个体税起征点是多少?
先划重点:我国目前并没有统一的“个体税起征点”这个说法,很多人混淆了“增值税起征点”和“个人所得税”的概念,这才是误解的根源。
咱们一个一个拆开讲。
个体户交的税,主要分两类: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很多人一说“税”,就笼统地以为有个“起征点”,其实这是两码事。
增值税起征点:有明确标准,但只针对小规模纳税人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按月纳税的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不超过10万元(季度30万元),免征增值税。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免税额度”,注意,这是增值税的免征额,不是“个体税起征点”。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个体户,开的是小餐馆、小超市,月收入8万,那你这8万不用交增值税,但!这不等于你完全不用交税。
个人所得税:没有固定“起征点”,而是按经营所得计税
这才是关键!个体户的经营所得,是按“经营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的。这个税没有像工薪族5000元那样的“起征点”,而是采用查账征收或核定征收两种方式。
- 查账征收:你得建账,算出全年利润,然后按5%到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交税,比如年利润10万,可能要交差不多2万多的个税。
- 核定征收:很多个体户用这种方式,税务机关直接按你行业、地段、规模给你定个“应税所得率”,比如收入的10%算利润,再按这个利润计税,税率可能低到0.5%甚至更低,看起来像“起征点低”,其实是政策优惠,不是法定起征点。
所以你看,个体户有没有税,不看“起征点”,而看你是怎么征收、有没有利润、地方政策如何。
举个真实例子:
老王在县城开了一家小吃店,月收入6万,属于小规模纳税人。
- 他月收入没超10万,增值税免了;
- 但税务核定他的应税所得率为5%,那年利润就是6万×12×5% = 3.6万;
- 按经营所得税率表,这部分利润适用5%税率,减去速算扣除数,全年个税大概1000多元。
哪怕你一分钱增值税不交,也可能要交一点个人所得税——这才是现实。
很多地方为了鼓励创业,对个体户还有“定期定额”优惠,比如一年只交几百块,甚至零申报,但这属于地方性扶持,不是全国统一标准。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个体户,别再问“起征点是多少”了,关键是要搞清自己属于哪种征收方式。
✅ 建议每月保留收支记录,哪怕简单记账也行;
✅ 主动和当地税务局沟通,了解是否可以享受核定或减免政策;
✅ 别盲目相信“月入X万不用交税”的传言,税负最终取决于利润和征收方式;
✅ 如果业务量大了,建议找专业会计或税务师做合规筹划,避免后期补税+罚款。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
“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起征点为月销售额5000-20000元;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
(注:现行政策已提高至月销售额10万元免征,依据财税〔2023〕1号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经营所得,适用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5号:
明确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季度30万元)的,免征增值税。
小编总结: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个体税起征点是多少?答案是——没有统一的起征点。
增值税有免征额度(月10万),个税则按利润和征收方式计算。
别再被“起征点”三个字迷惑了,真正影响你税负的,是你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税务管理方式。
搞清楚政策逻辑,比背一个数字更重要。
创业不易,合规纳税更是长久经营的基石,搞懂这些,你才算真正迈出了“老板思维”的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