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征信报告多少钱?免费还是收费?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想申请贷款、办信用卡,银行却说要先看你的征信报告?于是你一头雾水地打开手机,搜索“打征信报告多少钱”,结果五花八门的答案跳出来:有的说20块,有的说10块,还有的干脆说“免费”?
到底该信谁?我就以一名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给你讲清楚这背后的门道,不绕弯子,不玩套路,全是干货。
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打征信报告”其实指的是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这个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记录了你过去所有的信贷行为,比如贷款、信用卡还款、逾期记录等等,它就像你的“经济身份证”,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问题来了——打征信报告到底收不收费?
答案是:个人查询,每年前两次免费,第三次起每次收费10元。
没错,这是官方规定,你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https://ipcrs.pbccrc.org.cn)或者通过“云闪付”app、“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手机App免费查询,每年有两次免费机会,如果你一年查了三次、四次,那从第三次开始,系统就会自动扣10块钱。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规则,稀里糊涂地查了五六次,结果莫名其妙被扣了几十块,更离谱的是,有些第三方平台打着“快速出报告”“加急查询”的旗号,收你50、100甚至更高的费用,其实他们干的,就是帮你点了一下免费入口而已——纯属割韭菜!
这里划重点:
- 线上查询:每年前2次免费,第3次起10元/次
- 线下查询:携带身份证到人民银行网点,同样执行上述标准
- 企业征信报告:收费,一般在50-100元不等,和个人不同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频繁查征信,尤其是“硬查询”(比如贷款审批、信用卡审批),会影响你的信用评分,银行会认为你最近资金紧张、到处借钱,从而降低授信额度,甚至直接拒贷。
不是查得越多越好,而是该查的时候再查,比如买房前、办大额信用卡前,查一次没问题;但平时没事就刷一下,反而可能“自伤”。
📌 建议参考:
我建议大家每年至少查一次自己的征信报告,最好安排在年初或年中,用掉两次免费机会,这样既能掌握自己的信用状况,又能及时发现错误信息或身份盗用风险,如果发现数据有误(比如某笔贷款明明还清了却显示逾期),可以立即向征信中心提出异议申请,法律赋予你纠错的权利。
千万别通过不明链接或扫码查询征信,容易泄露身份证号、手机号等敏感信息,导致被冒名贷款或诈骗。正规渠道只有官网和银行官方App。
📚 相关法条参考: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七条:
“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规范征信查询收费的通知》:
明确个人通过互联网平台查询信用报告,每年前两次免费,第三次起每次收取10元服务费。
✍️ 小编总结:
打征信报告多少钱?答案很清晰:免费两次,第三次起10元。
别再被那些“收费代办”忽悠了,这事儿你自己动动手指就能搞定。
信用是无形资产,比钱还值钱。定期查征信,不是为了应付银行,而是对自己负责。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如果你不懂规则,反而会被割;而懂规则的人,连1分钱都不多花。
现在就去查查你的征信吧,别等到贷款被拒才后悔没早点看。
你的信用,值得被认真对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