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逮捕是什么意思?一文搞懂逮捕的法律真相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8-15)普法百科18

你有没有在新闻里听过“某某人因涉嫌犯罪被依法逮捕”?或者在电视剧里看到警察亮出证件说:“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成为呈堂证供……”然后就把人带走了?这时候你是不是心里打了个问号:逮捕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和“拘留”有什么区别?是不是被抓了就等于有罪?咱们就来把“逮捕”这个法律概念掰开揉碎,用大白话讲清楚,让你真正明白它背后的法律逻辑和现实意义。


“逮捕”不是简单的“抓人”,而是严肃的法律程序

很多人以为,警察一抓人就是“逮捕”,其实这是个误区。逮捕,是刑事诉讼中一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它的核心目的是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比如防止嫌疑人逃跑、毁灭证据,或者继续危害社会。

逮捕是什么意思?一文搞懂逮捕的法律真相

逮捕≠定罪,哪怕一个人被逮捕了,也并不代表他一定有罪,在我国,任何人在法院依法判决之前,都应被视为无罪,逮捕只是刑事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不是终点,更不是判决。

举个例子:张三被怀疑抢劫,警方调查后认为有重大作案嫌疑,于是向检察院申请逮捕,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证据充分、确有必要,就批准逮捕,这时,张三才会被正式逮捕,送进看守所,但接下来还有侦查、审查起诉、开庭审理等一系列程序,最终是否定罪,得由法院说了算。


逮捕的三个关键条件,缺一不可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要对一个人实施逮捕,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 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不能凭怀疑或猜测,必须有初步证据指向嫌疑人,比如监控录像、证人证言、物证等。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如果只是轻微违法,比如打架但没造成严重后果,可能只判拘役或罚金,一般不会逮捕。

  3. 采取取保候审等较轻措施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
    比如嫌疑人可能逃跑、串供、毁灭证据,或者有再次犯罪的风险。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否则,即使警方抓了人,检察院也不会批准逮捕。


逮捕和拘留,到底有啥区别?

很多人分不清“刑事拘留”和“逮捕”,它们是两个不同阶段的强制措施:

  • 刑事拘留:是侦查机关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通常最长不超过37天。
  • 逮捕:是在拘留期间,经检察院批准后,对嫌疑人采取的长期羁押措施,意味着案件已经进入更深入的侦查或审查阶段。

可以理解为:拘留是“先抓后审”,逮捕是“审后决定抓”,逮捕的法律门槛更高,程序更严格,也更体现国家对公民人身自由的审慎态度。


被逮捕后,还能“翻身”吗?

当然可以!逮捕只是程序,不是结局,在后续的审查起诉或审判过程中,如果发现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或者嫌疑人情节轻微,检察院可以决定不起诉,法院也可以判无罪。

根据《国家赔偿法》,如果最终被证明无罪,被错误逮捕的人有权申请国家赔偿,这说明,法律不仅赋予公权力打击犯罪的能力,也设置了严密的纠错机制来保护公民权利。


建议参考:如果你或亲友被逮捕,该怎么办?

  1. 保持冷静,不要对抗执法,任何过激行为都可能加重后果。
  2. 第一时间联系律师,专业律师可以介入侦查、查阅案卷、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甚至在批捕阶段向检察院提出“不予批捕”的法律意见。
  3. 配合调查,但谨慎陈述,你有权保持沉默,也有权要求律师在场。
  4. 家属不要轻信“找关系能捞人”,这种说法往往是骗局,合法途径才是正道。

相关法条参考(原文摘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先行拘留,拘留后,应当立即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逮捕是什么意思?它不是“坐实罪行”的标签,而是刑事司法程序中一个关键但非决定性的环节。它代表的是法律对重大嫌疑的严肃对待,也体现了对公民自由的审慎限制,我们既要尊重法律赋予执法机关的权力,也要坚信法律对无辜者的保护机制。

在这个法治社会,了解“逮捕”的真正含义,不仅是对自身权利的认知,更是对公平正义的守护。别被影视剧误导,也别被情绪裹挟,理性看待每一个法律术语,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帮你理清了迷雾,不妨转发给更多人看看——法律不该是少数人的知识,而应是每个人的铠甲

逮捕是什么意思?一文搞懂逮捕的法律真相,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36673.html

标签:法律法制

逮捕是什么意思?一文搞懂逮捕的法律真相的相关文章

简述批准逮捕与决定逮捕的区别,批准逮捕与决定逮捕的区别

检察院批准逮捕以后,会在24小时以内宣布逮捕人员,逮捕的时候需要携带逮捕证到犯罪嫌疑人所在地方实施逮捕,整个流程需要按照程序,执行机关在逮捕嫌疑人以后需要在24小时以内通知其家属。 批准逮捕后多久宣布逮捕批准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之内宣布逮捕逮捕的条件有:(应当同时具备) ①有证...

检察机关审查批捕是什么意思(审查逮捕起诉什么意思)

无论我们在工作、学习还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去处理去维护自己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些与法律规定审查批捕是什么意思,刑事诉讼法律相关规定是什么?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法律规定审...

逮捕是行政还刑事违行为(逮捕是行政还刑事违呢)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法律知识。如果你目前面临因涉嫌犯罪被捕的问题,那逮捕但未被判有罪人比例很小呢?哪些情况不予批准逮捕?如果没有办解决问题,那你可以通过本整理的一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涉嫌犯罪人与被判无罪...

逮捕是哪个部门决定取保候审(逮捕是哪个部门决定呢)

南都财经全媒体集团记者徐倩怡北京报道今年已进入企业合规改革试点第三个年头,试点工作已在全国全面启动。企业合规改革指检察院办理企业关刑事案件。在依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决定同时,也督促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积极落实整改,促进涉嫌特定犯罪企业守经营。2020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始在上海...

离婚新规定?一文看懂最新法律离婚怎么解决,离婚新规定,一文看懂最新法律离婚解决办法

离婚新规定?一文最新法律离婚怎解决,离婚新规定,一文最新法律离婚解决办

离婚是一件复杂事情,涉及到财产分割、抚养权等诸多问题,最新法律对于离婚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协议离婚:夫妻双方可以自愿协商离婚,并签订离婚协议,离婚协议应当包括财产分割、抚养权、抚养费等内容。2、诉讼离婚:如果夫妻双方无协商致,可以向院提起诉讼离婚,院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3、...

离婚好麻烦?一文教你法律起诉离婚程序,起诉离婚,一文理清法律程序

离婚好麻烦?一文教你法律起诉离婚程序,起诉离婚,一文理清法律程序

1、准备起诉材料:包括起诉书、身份证明、结婚证、财产清单等。2、向院递交起诉材料:可以通过邮寄、现场递交或网上立案等方式。3、院立案受理:院会对起诉材料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会予以立案。4、送达起诉状副本:院会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被告。5、被告提交答辩状: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

提请批准逮捕的条件(批准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稿件来源:滨海时报 网友“村草心”:亲戚孩子欠了债,无偿还。在逃避债务同时,他还参与赌博、盗窃等违活动。不久前,这个孩子被抓了,但母亲反对。什么情况下会被逮捕? 辩解:根据《刑事诉讼》第六十条规定,逮捕必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即: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包括三层含义:...

刑事诉讼逮捕的条件是什么(刑事诉讼逮捕的条件有哪些)

刑事诉讼第八十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徒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不足以防止下列社会危害,应当逮捕逮捕的适用条件 1、有证据证明犯罪 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指同时存在下列情形: ()有证据证明犯罪已经发生。 (二)有证据证明犯罪行为...

离婚律师领悟的那些法律真谛是什么?离婚律师的法律真谛

离婚师领悟那些法律真是什么?离婚的法律真

作为名专业离婚师,我领悟到婚姻中的法律并非仅限于简单合同或协议,它涉及到许多复杂因素,包括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赡养费等问题,离婚不仅是一法律程序,更双方情感与经济状况综合考量。建议参考:在面对离婚时,建议夫妻双方首先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了解自己权利和义务,并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