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网贷逾期服务费咋收的?逾期一天就罚几百?你真的了解这些隐形费用吗?
借了一笔网贷,本来想着按时还,结果一不小心晚了几天,结果账单上突然多出一大笔“服务费”?你懵了,平台却理直气壮:“这是逾期服务费,合同里写的。”这时候你才翻出当初签的电子协议,密密麻麻几千字,关键条款藏在角落,根本没人提醒你逾期一天可能就要多掏几十甚至上百块。
咱们就来扒一扒——做网贷逾期服务费咋收的?这钱到底该不该交?平台有没有“趁火打劫”?
逾期服务费,到底是“服务”还是“罚款”?
很多人一听“服务费”,以为是平台帮你延期还款、提供便利才收的钱,但现实是,绝大多数网贷平台所谓的“逾期服务费”,本质上就是变相的违约金或滞纳金,它不提供任何新服务,只是因为你没按时还钱,平台就按合同条款“合法”地多收你一笔钱。
那这笔费用是怎么算的呢?通常有三种方式:
按日计收:比如每天收借款金额的0.1%或0.5%,听起来不多,但复利滚起来吓死人。
举个例子:你借了1万元,逾期一天收50块,7天就是350,一个月就1500,比利息还高!固定金额收取:每逾期一次,收50或100元“管理费”,虽然单次不高,但频繁逾期也是一笔不小开支。
阶梯式上涨:逾期时间越长,费率越高,比如前3天0.1%,3-7天0.3%,7天以上直接翻倍。这种设计,明显是“逼你还钱”而非“善意提醒”。
平台收这钱,合法吗?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合法,但有限度。
根据我国《民法典》和金融监管规定,借贷双方可以约定违约责任,包括逾期利息和服务费,但!总费用不能超过法定上限。
也就是说,平台可以收逾期服务费,但“利息+罚息+服务费”加起来,年化利率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目前大约是14.8%左右,具体看签订时间)。
可现实呢?很多网贷平台把“利息”压低,再用“服务费”“管理费”“催收费”等名目补上,实际年化利率轻松突破30%甚至更高,这就是典型的“套路收费”。
更气人的是,有些平台在用户签约时,把逾期费用条款用小字、灰色字体、快速弹窗一闪而过,根本没给你充分知情和选择的权利,这种情况下,你完全可以主张条款无效。
遇到高额逾期费,该怎么办?
如果你发现平台收的逾期服务费高得离谱,别慌,记住这几点:
- 先查合同:找出你签的电子协议,看“逾期责任”那一栏,有没有明确列出服务费的计算方式。
- 算总账:把利息、服务费、罚息全部加起来,算出实际年化利率。如果超过LPR四倍,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 协商减免:主动联系平台,说明情况,请求减免不合理费用,很多人成功把服务费砍掉一半甚至全免。
- 保留证据:聊天记录、扣款截图、合同页面,全部保存,万一闹到法院,这些都是你的“武器”。
✅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在面临网贷逾期,或者打算借网贷,一定要在签约前逐字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费用”和“违约责任”部分,别被“低息”广告迷惑,真正决定你成本的,往往是那些不起眼的“服务费”。
建议:
- 优先选择持牌金融机构或正规平台;
- 避免多头借贷,防止逾期雪球越滚越大;
- 真逾期了,别逃避,主动沟通,争取协商分期或减免;
- 如遇暴力催收或高额不合理收费,保留证据,及时向银保监会或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九条:
“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做网贷逾期服务费咋收的?
——收得“有合同依据”,但未必“合法合理”。
关键不在收不收,而在收多少、怎么收、有没有提前说清楚。
很多平台打着“服务”的旗号,行“高利贷”之实,利用信息不对称收割用户。
作为借款人,你要做的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会看懂规则、守住底线、维护权益。
合同不是霸王条款,法律才是你最硬的底气。
下次再看到“逾期服务费”三个字,别急着认栽,先问问自己:这钱,该不该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