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检前要注意什么?这些问题你真的了解吗?
你有没有想过,结婚前除了挑婚纱、定婚期、发请柬,还有一件事其实特别重要,却常常被新人忽略?那就是——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很多人觉得婚检是走个过场,甚至觉得“我们俩都没病,查啥啊?”但现实往往比想象复杂得多。婚检不是形式,而是对彼此、对未来家庭的一份责任。
婚检前要注意什么?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一唠这个话题,不讲官话,只说真话。
婚检,到底查的是什么?
很多人误以为婚检就是验个血、拍个胸片,其实远不止如此,婚检主要包括:
- 病史询问:医生会了解你和伴侣是否有遗传病、精神疾病、传染病(如乙肝、梅毒、艾滋病)等。
- 体格检查:包括内外科、生殖系统检查等。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梅毒筛查、HIV检测等。
- 遗传病筛查(部分地区可选):比如地中海贫血、染色体异常等。
这些项目看似普通,但背后隐藏的是对婚后生活质量、生育安全甚至家庭稳定的深远影响。
婚检前要注意什么?这几点千万别忽视!
提前预约,避免扎堆
尤其在结婚登记高峰期(比如五一、十一前后),婚检中心常常人满为患。建议提前1-2周电话或线上预约,避免当天排队半天,影响心情。
空腹前往,保证结果准确
大部分婚检项目需要抽血化验,尤其是肝功能、血糖等指标。检查前8-12小时必须空腹,前一天晚上别吃太油腻,更别喝酒,不然结果异常,还得重来一趟,多麻烦。
避开生理期
女性如果正在月经期间,尿检和妇科检查可能会受影响,甚至出现假阳性。建议月经干净后3-7天再去检查,数据更准确,也更安心。
带齐证件,别白跑一趟
记得带上双方身份证、户口本,有些地方还需要近期免冠照片,个别城市还要求预约单或结婚登记预约码。证件不全,婚检做不了,耽误登记可就尴尬了。
坦诚沟通,别藏着掖着
婚检问到家族病史、过往疾病时,千万别因为“怕对方嫌弃”就隐瞒。真正的婚姻,是建立在坦诚和信任之上的,隐瞒不仅违法,更可能在未来酿成悲剧,比如一方有遗传病未告知,孩子出生后出现问题,责任谁来承担?
心理准备要足,别把婚检当“审查”
有些情侣一提婚检就紧张,觉得像是在“查对方有没有病”,其实大可不必。婚检是双向的,是你们共同为未来把关的过程,把它看作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反而更轻松。
婚检是强制的吗?不做会怎样?
很多人问:“现在不是取消强制婚检了吗?那我能不能不做?”
是的,自2003年起,我国取消了强制婚检,改为自愿原则,但这不等于“不重要”。
虽然法律不强制,但强烈建议做。
为什么?因为:
- 有些疾病(如乙肝、梅毒)可能无明显症状,但会通过性生活或母婴传播。
- 遗传病风险可能影响下一代健康。
- 婚检报告在某些地区还能享受免费孕前优生检查、生育补贴等政策优惠。
更重要的是,婚检是一次对彼此健康的尊重,也是对婚姻的郑重承诺。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在筹备婚礼,建议把婚检列入“婚前 checklist”。最好在领证前1-2周完成,万一发现问题,还有时间咨询医生、做进一步检查,不至于手忙脚乱。
和伴侣一起面对,互相鼓励,别让婚检变成“考验”,而要让它成为你们共同守护家庭健康的起点。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十二条:
“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医学鉴定证明。”
(注:虽非强制,但鼓励婚检)《婚姻登记条例》第七条:
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查验双方的身份证、户口簿,对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应当劝阻结婚。《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三条:
“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这意味着,隐瞒重大疾病,婚检没做,未来可能面临婚姻被撤销的风险。
婚检前要注意什么?
一句话:做好准备、坦诚面对、尊重科学、珍视婚姻。
它不是怀疑,而是负责;不是负担,而是保障。
在这个闪婚闪离都变得容易的时代,一次认真的婚检,其实是给爱情加了一道“安全锁”。
别让无知伤害了最爱的人,也别让遗憾出现在本该幸福的起点。
婚前多一分了解,婚后就少十分风险。
愿每一对新人,都能在健康的基础上,携手走向幸福的未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