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后影响出行吗?真的会被限制坐高铁、飞机吗?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粉丝私信,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网贷逾期后影响出行吗?怎么办?”有人因为疫情失业,有人因为家庭变故收入骤减,导致信用卡、网贷还不上,心里慌得不行,生怕哪天买不了高铁票、坐不了飞机,连出门都成问题,咱们就来好好掰扯一下这个话题,不绕弯子,直击重点,把“网贷逾期”和“出行受限”之间的关系说清楚。
先说结论:普通的网贷逾期,一般不会直接导致你被限制出行,但!这有个大前提——你没有被起诉、没有进入法院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旦走到那一步,那可就真麻烦了。
什么情况下网贷逾期会影响出行?
很多人一听“逾期”,就自动联想到“上征信”“被拉黑”“不能坐飞机”,其实这中间有个关键的“升级”过程。
逾期初期:只是影响征信,不直接影响出行
当你某笔网贷逾期超过30天,平台大概率会上报央行征信系统,这时候,你的征信报告上就会留下“逾期记录”,虽然不影响你买高铁票或机票,但未来你想贷款买房、买车、办信用卡,都会被银行“另眼相看”。
被起诉后:法院判决你还不还?
如果逾期金额较大(比如超过1万元以上),平台催收无效后,可能会将你起诉到法院,法院开庭审理后,若判决你偿还债务,而你拒不执行,对方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进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才是出行受限的真正原因
一旦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你就可能被限制高消费,这时候,以下行为会被禁止:
- 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高铁一等座以上席位;
- 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住宿;
- 购买不动产或高档车辆;
- 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划重点:限制出行,不是因为“网贷逾期”本身,而是因为你“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被列为失信人。
逾期了怎么办?别慌,这几步能救命
如果你已经逾期,千万别选择“失联”或“躺平”,逃避只会让问题雪上加霜,正确的做法是:
主动联系平台,协商还款
大多数正规平台都支持“个性化分期”或“延期还款”,你可以主动致电客服,说明自己的经济困难,申请减免部分利息或分期偿还。态度诚恳、沟通及时,往往能争取到喘息空间。
避免被起诉,争取调解
如果平台已经催收频繁,甚至威胁要起诉,建议尽快与对方沟通,争取在开庭前达成和解,很多案件在诉前调解阶段就能解决,避免进入执行程序。
真被起诉了?别躲,出庭应诉!
有人觉得“我不去法院就拿我没辙”,大错特错!法院可以缺席判决,判决书照样生效,一旦你被判决还款却拒不执行,对方申请强制执行,你就离“失信名单”不远了。
实在无力偿还?可申请“个人破产”或债务重组(部分地区试点)
目前深圳、浙江等地已试点个人破产制度,如果你确实资不抵债、无履行能力,可依法申请破产清算或重整,合法“重启人生”。
建议参考:逾期后如何自救?
- 第一步:理清债务清单,包括平台、金额、利率、逾期天数;
- 第二步:优先处理即将被起诉的债务,避免进入司法程序;
- 第三步:保留沟通记录,所有协商尽量通过书面或录音方式留存证据;
- 第四步:保持收入来源,哪怕兼职也要维持基本还款能力;
- 第五步: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律师可协助谈判或出庭辩护。
相关法条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
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以下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
(三)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网贷逾期本身不会直接限制你出行,但若因此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那就真的“寸步难行”了。关键在于“是否被判决+是否拒不执行”,面对逾期,最忌讳的就是逃避。主动沟通、积极协商、依法应对,才是走出困境的正道,信用是无形资产,但也能重建,只要你不放弃,法律和社会都还留有余地,别让一时的困难,变成一生的枷锁。
逾期不可怕,失联才致命;面对问题,才有出路。
网贷逾期后影响出行吗?真的会被限制坐高铁、飞机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