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到底属于什么税?99%的人都搞错了!
你有没有在超市结账时注意到小票上写着“含税价”?或者在公司报销时财务提醒你“这张发票要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是不是每次听到“增值税”这三个字,心里都嘀咕一句:这到底属于什么税?是国家收的?还是地方收的?跟我们普通人有啥关系?
别急,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增值税属于什么税”这个问题,掰开揉碎了讲清楚,不整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咱就聊点实在的。
增值税到底“姓”什么?——它是一种流转税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
什么是流转税?就是商品或服务在“流转”过程中,每经过一个环节,都要按增值部分交税。
一个面包,面粉厂卖给面包厂,面包厂加工后卖给超市,超市再卖给消费者,每一个环节,只要产生了“增值”,就要交增值税。
关键点来了:增值税不是对利润征税,而是对“增值额”征税。
这跟企业所得税不一样,企业所得税是对你赚了多少利润来征税;而增值税,哪怕你没赚钱,只要发生了销售行为,就要按规则交税。
增值税属于间接税中的流转税,由最终消费者“买单”,但由企业代缴。
为什么说我们每个人都在“交”增值税?
你可能会说:“我又不是开公司,我干嘛要关心增值税?”
错!你每天都在“间接”缴纳增值税。
你买一杯30元的奶茶,里面可能就包含了4.36元的增值税(按13%税率估算)。
你网购一件衣服,标价200元,其中176.99元是商品价格,23.01元是增值税。
虽然钱是你付的,但发票上写的是商家“代收代缴”,国家收的不是商家的钱,而是通过商家,从你口袋里收的。
增值税的最终负担者,其实是消费者。
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间接税”——税负可以转嫁。
增值税属于中央还是地方?钱归谁?
这也是很多人搞不清的点。
以前,增值税是中央和地方“五五分成”,但2016年营改增之后,为了平衡地方财政,调整为:
- 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全部归中央
- 国内销售产生的增值税:中央和地方各占50%
增值税是一种共享税,既不是纯粹的中央税,也不是纯粹的地方税。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地方政府特别重视招商引资——企业多了,销售额大了,地方能分到的增值税就多,财政就有底气。
增值税和其他税有什么不一样?
税种 | 征税对象 | 是否可转嫁 | 属于哪类税 |
---|---|---|---|
增值税 | 商品/服务的增值额 | ✅ 可转嫁(间接税) | 流转税 |
企业所得税 | 企业利润 | ❌ 不可转嫁(直接税) | 所得税 |
个人所得税 | 个人收入 | ❌ 不可转嫁(直接税) | 所得税 |
消费税 | 特定消费品(烟酒、豪车等) | ✅ 可转嫁 | 流转税 |
看到没?增值税最特别的地方,环环征收、层层抵扣”。
企业买原材料时交的增值税,可以抵扣自己销售时要交的增值税,这样一来,只对“增值部分”征税,避免了重复征税。
建议参考:普通人如何合理看待增值税?
- 消费者角度:不用刻意避税,但要有“税感”——知道价格里包含税,消费更理性。
- 个体户/创业者:一定要学会开票、抵扣,用好增值税政策,合法节税。
- 企业财务:务必规范进项发票管理,避免因发票问题引发税务风险。
- 政策关注者:留意增值税税率调整(如疫情期间的减免政策),及时享受红利。
相关法条参考(权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四条:
“除本条例另有规定外,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财政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明确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实现“营改增”全覆盖。
“增值税属于什么税”?答案很明确:它是一种以商品和劳务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流转税,属于间接税,由消费者最终承担,企业代缴,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它不像个税那样直接从你工资里扣,也不像企业所得税那样看利润,但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影响着每一次交易和消费。
了解增值税,不是为了当会计,而是为了做一个懂规则、有意识、不被割韭菜的现代人。
下次再看到发票上的“税额”,你会心一笑:原来,我也是国家税收体系中的一环。
懂税,才是成年人的必修课。
增值税到底属于什么税?99%的人都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