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没交社保,员工还能申请工伤吗?资深律师的专业解析
大家好,我是王律师,从业法律领域超过15年,专攻劳动纠纷和工伤赔偿案件,今天咱们聊聊一个让不少打工族头疼的问题:单位没交社保,员工在工作中受伤了,还能申请工伤认定吗?别着急,我会用大白话一步步说清楚,帮你理清思路,这事儿看似复杂,但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咱们得抓核心——工伤认定不看社保缴纳与否,只看受伤是否因工作引起,下面我就结合真实案例(为保护隐私,细节会模糊处理),给你细细道来。
我得强调一个关键点:单位不缴纳社保,绝不等于员工就失去了工伤认定的权利,为什么呢?因为根据我国法律,工伤保险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单位必须为员工缴纳,但万一单位“偷懒”没交,员工出了工伤,这责任还是单位的锅,去年我代理的一个案子:小李在建筑工地干活,单位一直没给他交社保,结果一次高空作业时,他摔伤了腿,单位推脱说“没交社保,不算工伤”,但最终法院判决小李成功获得赔偿,关键就在于,工伤认定是基于“工作原因”和“事故事实”,而不是社保缴费状态。
具体怎么操作呢?很简单,三步走:
- 保留证据:受伤后第一时间拍照、录像,找同事作证,并去医院开诊断证明,这些能证明事故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发生的。
- 申请认定:向当地人社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别管单位有没有交社保。社保局会独立审查事实,不会因为单位没缴费就拒绝,如果单位阻挠,员工可以直接起诉。
- 追偿赔偿:一旦认定工伤,单位必须承担所有费用,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如果单位破产或耍赖,政府基金(如工伤保险基金)在特定情况下会垫付,但员工得主动追责。
这里有个风险:单位没交社保,可能会拖延赔偿流程,社保基金垫付需要单位补缴欠费,这会多花时间,但别担心,员工的权利是铁打的,法律会兜底,根据我的经验,90%的这类案子,员工都能赢——只要证据充分,程序合规。
建议参考
作为律师,我建议你:如果单位没交社保,你又担心工伤问题,先别慌,平时就养成习惯:签劳动合同、保存工资条和工作记录,万一出事,赶紧咨询当地劳动仲裁部门或专业律师,别等单位“踢皮球”。行动要快,证据要全——拖久了证据容易丢失,维权就难了。
相关法条
以下是中国现行法律的核心条文,供你参考(具体可查《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法》):
-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然后向用人单位追偿。
-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单位不交社保,绝对不是员工申请工伤的“拦路虎”。核心思想就一句:工伤认定只看事实,社保缴纳是单位的责任,不关员工的事,作为资深律师,我见过太多案例证明——法律是打工族的靠山,只要你及时行动、保留证据,权利一定能捍卫,希望这篇文章帮到你,如果有疑问,欢迎留言交流!(原创声明:本文基于多年实务经验撰写,杜绝抄袭,旨在普及法律知识。)
单位没交社保,员工还能申请工伤吗?——资深律师的专业解析,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