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法律上离婚出轨怎么定义?,离婚出轨的法律定义

合飞律师5个月前(01-22)普法百科11

在婚姻关系中,出轨是指夫妻一方与婚外异性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的行为,在法律上,如何界定出轨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并没有对“出轨”做出明确定义,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可以认为出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

法律上离婚出轨怎么定义?

- 与异性同居;

- 行为不检点,有明显的情色行为或言语;

- 非婚生育子女等。

法律上如何认定出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由此可以看出,与他人发生婚外情属于法律上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会成为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的重要依据。

小编建议参考:

如果一方认为对方存在出轨行为,应保存好相关证据,比如聊天记录、照片、视频等,并向专业律师咨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可能的赔偿范围,双方应冷静处理矛盾,避免冲动行事,以免激化矛盾,协商不成时,可以考虑通过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

相关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 (一)重婚的;

-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 第一条:当事人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一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应当在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受理离婚登记申请或者离婚诉讼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无正当理由超过一年提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小编总结:

出轨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法律对于这种行为有着明确的规定,当发现对方存在出轨行为时,作为无过错方,应积极收集证据并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双方也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共同协商解决分歧,以期达成最佳解决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3099.html

法律上离婚出轨怎么定义?,离婚出轨的法律定义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