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金融债务> 正文内容

网贷逾期真会清空电话簿?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

合飞律师2个月前 (08-13)金融债务6

你有没有接到过那种语气强硬、带着威胁意味的催收电话?“再不还钱,我们就把你手机里的联系人全部发一遍!”“你朋友、同事、家人马上就会知道你欠钱不还!”更离谱的是,还有人说:“我们已经清空了你的电话簿,等着收‘通知’吧!”听到这些话,是不是瞬间心跳加速、冷汗直冒?尤其是那句“网贷逾期清空电话簿是真的吗”,简直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刀,让人坐立难安。

咱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到底是真是假,别再被吓破胆了。


电话簿被“清空”?技术上可能,但合法吗?

我们得搞清楚一件事:所谓的“清空电话簿”,到底是技术操作,还是心理恐吓?

从技术层面讲,一些非法网贷APP在用户安装时,如果获得了“通讯录读取权限”,确实有可能获取你手机里的联系人信息,但“清空”这个动作,指的是删除你手机本地的联系人——这需要极高的系统权限,普通APP根本做不到。安卓和iOS系统对这类操作有严格限制,正规应用商店上架的应用更不可能具备这种破坏性功能。

“清空电话簿”基本是假的,属于典型的恐吓话术,但!获取并滥用通讯录信息,却是真实存在的灰色操作。


他们真正怕的不是“清空”,而是“曝光”

你以为他们真想删你电话?错了,他们真正想做的是:拿着你的通讯录,去骚扰你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

这种行为叫“暴力催收”或“软暴力催收”。

  • 给你妈妈打电话说:“您儿子欠钱不还,要不要我们发朋友圈提醒一下?”
  • 给你领导发短信:“贵单位员工某某长期拖欠网贷,影响信用……”
  • 甚至P图伪造“欠款公告”,群发给你的微信好友。

这些行为虽然不直接“清空电话簿”,但造成的心理压力和社交伤害,可能比清空还严重。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大胆?监管真的不管吗?

国家早就出手了。

早在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公安部、网信办等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暴力催收、骚扰无关第三人、侮辱恐吓借款人,2023年《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非法获取、使用他人通讯录信息,已经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但问题出在:很多网贷平台是“地下”的、无牌照的、甚至是境外服务器运营的,他们不怕投诉,不怕曝光,反正换个马甲继续干,这就导致一些人中招后,投诉无门,越陷越深。


你该怎么做?别慌,记住这几点

如果你已经逾期,或者正在被催收骚扰,千万别被“清空电话簿”这种话吓住,保持冷静,按以下几步走:

  1. 检查APP权限:立刻进入手机设置,关闭所有非必要APP的“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访问权限。
  2. 保留证据:把催收电话录音、短信截图、微信聊天记录全部保存下来,这是日后维权的关键。
  3. 明确告知对方:你可以直接说:“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民法典》,你无权联系我的亲友,请立即停止骚扰。”
  4. 向监管部门投诉:拨打12377(网络举报)、1236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或通过银保监会官网提交投诉。
  5. 协商还款:如果确实有还款意愿,可主动联系正规平台协商分期或延期,避免被转给第三方催收公司

建议参考:保护自己,从源头做起

最有效的防御,永远是预防,在借网贷前,务必确认平台是否持牌、利率是否合规、合同条款是否清晰,不要因为“秒批”“低息”就放松警惕。凡是要求读取通讯录、相册、位置的APP,都要多问一句:你凭什么?

一旦发现异常催收行为,不要沉默,你的沉默,只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


相关法条依据(真实有效,建议收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人员不得通过“恐吓、威胁、侮辱”等手段催收,不得骚扰无关第三人,不得频繁致电借款人亲友。

  •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回到最初的问题:网贷逾期清空电话簿是真的吗?答案是——假的,但背后的威胁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他们不敢删你电话簿,但敢把你的人际关系搅得天翻地覆。

真正的风险,从来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性的贪婪与法律的滞后,但请相信,法律站在你这边,面对不合法的催收,你不是孤军奋战。保留证据、勇敢维权、理性沟通,才是走出困境的正确姿势。

别再让一句“清空电话簿”吓破了胆。你的隐私,值得被尊重;你的尊严,不容被践踏

网贷逾期真会清空电话簿?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27629.html

网贷逾期真会清空电话簿?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的相关文章

离婚不离家,到底靠不靠谱?

离婚离家,到底靠不靠谱

离婚离家可能带来以下法律风险隐患:1、财产分割问题:离婚后仍共同居住可能导致财产分割不清晰,一方可能认为自己对共同财产仍有权利,从而引发纠纷。2、赡养、抚养问题:如果有子女,离婚离家可能影响抚养费的支付和子女的抚养权问题。3、债务问题:如果一方在离婚后仍承担共同债务,而另一方知情,可能面...

还呗上门催收到底靠谱不靠谱

还呗上门催收是正规的吗? 小编导语 在现代社,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个人消费信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金融服务。作为其中一个代表性平台,还呗为用户提供了便利的款服务。伴随着信用借的普及,催收问也日益凸显,尤其是上门催收一敏感题,常常引发社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站将深入探讨还呗的上门催收是...

欠网贷还不上上门合法吗?这事儿到底怎么处理?,网贷逾期上门讨债合法吗?如何处理?

网贷上上门合法吗?这事儿到底怎么处理?,网贷逾期上门讨债合法吗?如何处理?

:欠网贷上,借款人被催收人员上门追讨,种行为合法吗?问题解答:根据我国《民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催收款的行为应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如果网贷平台或其委托的催收机构采取了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催收,如通过电话、短信、子邮件等非直接上门方式联系借款人,且些方式构成对借款人的骚扰或...

债务逾期找法务处理靠不靠谱

债务逾期找法务处理靠不靠谱? 随着社经济的发展,债务逾期已经成为许多人面临的问。在种情况下,找法务处理似乎是一个解决问的途径。但是,债务逾期找法务处理靠不靠谱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个问题。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债务逾期是一种法律问,因此需要法务处理来解决。而法务处理的靠谱与否取决于很多...

逾期了还能贷的网贷2021?这事儿真的靠谱吗?

逾期了还能网贷2021?这事儿真靠谱吗?

问题解答近年来,市场上存在一种说法,声称即使有逾期记录,依然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获得新的款,种做法实际上是非常危险且合法的,一旦用户通过非正规途径试图获取款,仅可能被进一步增加高额的罚息和违约金,甚至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信用污点。建议参考为了避免陷入非法的网贷陷阱,用户应该始终选择信誉良好的金...

如何让法律自动判离婚?这事儿靠谱吗?

如何让法律自动判离婚?这事儿靠谱吗?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夫妻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想要离婚,但是一些人可能希望通过某种方式让法律自动判定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结束,种想法听起来似乎很诱人,但实际上,法律上并没有样的规定,本文将详细探讨个问题。问题解答在大多数司法体系中,离婚程序是需要双方当人共同同意的,即通过协商或者诉讼的方式提出申请...

余额宝如何自动还款花呗?这事儿靠谱吗?

余额宝如何自动还款花呗?这事儿靠谱吗?

问题解答很多人疑惑,如何通过余额宝自动还款花呗呢?种操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用户需要在支付宝中找余额宝,然后进入“自动理财”功能,将余额宝与花呗进行绑定,并设置自动还款的金额和周过,需要注意的是,种方式可能对用户的资金流动性造成影响,在操作之前最好确认自己的资金安排。建议参考为...

网贷逾期了不还?这事儿该怎么处理?,网贷逾期如何处理?

网贷逾期还?这事儿该怎么处理?,网贷逾期如何处理?

问题解答如果你的网贷借款已经逾期未还,首先需要冷静下来,理解逾期还款带来的后果,逾期不影响你的个人信用记录,还可能面临高额罚息、滞纳金以及可能的法律诉讼,要过于恐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解决逾期问题。建议参考1、主动联系款机构:第一时间与借款平台或金融机构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并寻求解决方案,大...

网贷逾期6年还会被起诉吗?这事儿咋整?

网贷逾期6年还被起诉吗?这事儿咋整?

网贷逾期6年还能追债吗?个问题确实挺让人揪心的,很多人可能都曾遇样的情况:原本以为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债务就自动消失,但实上未必如此,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问题解答债务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债务人应当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如果超过三年未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则债权人丧失胜诉权,但意味着债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