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警察是什么罪?别以为只是冲动一下,后果可能让你后悔一辈子!
某人情绪激动,跟警察争执几句,下一秒就动手推搡、辱骂甚至殴打执勤民警?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就是吵一架嘛,能有多严重?”但我要告诉你,袭击警察绝不是“小事一桩”,而是一种严重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轻则拘留罚款,重则坐牢判刑,甚至影响一生。
那么问题来了:袭击警察到底是什么罪?法律上怎么定性?会判多久?
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
得明确一点: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属于“妨害公务罪”的加重情节,很多人以为“警察也是人,打一下能怎么样”,但法律可不这么看,警察代表的是国家执法权威,你打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法律秩序。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构成妨害公务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而如果袭击的对象是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特别增设了“袭警罪”这一独立罪名。
没错,袭警”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妨害公务,而是单独定罪、从重处罚的“袭警罪”!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法律对警察执法的保护升级了,哪怕你只是推了一下、踢了一脚,或者朝警察脸上吐口水,只要被认定为“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就可能构成犯罪。
举个真实案例:去年浙江一位男子因酒后与交警争执,拒不配合吹气检测,还挥手打了交警一巴掌,结果呢?不仅被刑事拘留,还以“袭警罪”被提起公诉,最终被判有期徒刑八个月,他当时可能觉得“就一下,没事”,可法律不会因为“一时冲动”就网开一面。
更值得注意的是,“依法执行职务”是关键前提,也就是说,警察必须是在正常执法过程中,比如查酒驾、处理纠纷、抓捕嫌疑人等,如果你是在警察滥用职权、暴力执法的情况下反抗,那性质可能不同,但这种情况必须通过合法途径维权,而不是当场动手。
还有人问:“我没打人,就是骂了几句,算不算袭警?”
这得分情况。单纯的辱骂、挑衅,如果没有伴随暴力行为,一般不构成袭警罪,但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面临拘留或罚款,但如果骂的同时伴有推搡、拉扯、抢夺警械等行为,那就很可能被认定为“暴力袭击”。
另外提醒一点:袭警罪不要求造成实际伤害结果,也就是说,哪怕警察没受伤,只要你实施了暴力行为,比如挥拳、踢踹、抱摔等,就足以构罪,法律保护的是执法尊严和公共秩序,而不是“有没有流血”。
建议参考:
如果你或亲友遇到警察执法,无论你心里多不服、多委屈,第一原则就是保持冷静,配合执法,有异议可以事后通过行政复议、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千万不要在情绪上头时动手,那一瞬间的冲动,可能换来几年的牢狱之灾,法律不会为“情绪失控”买单,但会为“理性克制”留出申诉空间。
遇到执法争议时,可以录音录像保留证据,但不要阻拦、挑衅或肢体接触。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不是对抗权力,而是善用法律武器。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
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
小编总结:
“袭击警察是什么罪?”——答案很明确:是袭警罪,是刑事犯罪,不是治安案件!
别再被“他只是个警察”的错误观念误导,执法者代表的是国家公权力,任何暴力对抗都是在挑战法律底线。
一巴掌、一脚踢,换来的可能是铁窗生涯。
我们尊重警察,不是因为他们穿制服,而是因为他们守护的是整个社会的秩序与安全。
遇事冷静,依法维权,才是成年人该有的担当。
别让一时冲动,毁掉一生清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