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个人如何写起诉申请书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亲戚之间发生借贷行为是常有的事。但当到期后,对方却迟迟不还钱,甚至恶意拖欠时,很多人会感到束手无策。其实,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最有效的方式,而向法院提讼的第一步就是撰写一份规范的起诉申请书。这份申请书不仅是启动诉讼程序的“钥匙”,更是法院了解案件事实、支持你诉讼请求的重要依据。下面,我们就详细介绍个人在遇到不还情况时,如何撰写起诉申请书,以及相关的立案流程和准备等关键问题。
一、借钱不还个人如何写起诉申请书
撰写借钱不还的起诉申请书,需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进行,确保信息完整、逻辑清晰。以下是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1.首部信息填写:起诉申请书的开头应写明标题“民事起诉状”,然后依次列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原告需填写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被告信息尽量详细,若不知对方身份证号码,可提供准确住址和联系方式,若住址不详,可尝试通过公安机关查询或委托调取。
2.明确诉讼请求:这是起诉状的核心部分,需具体、明确地列出要求被告的责任。通常包括:请求判令被告偿还借款本金xx元;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利息计算方式需写明,如以本金为基数,按年利率X%自借款之日起计算至实际清偿之日止);请求判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利息部分若双方有约定,按约定利率(不得超过成立时一年期LPR的四倍);若无约定,可主张资金占用期间利息(按年利率6%或一年期LPR计算)。
3.阐述事实与理由:需客观、清晰地描述借款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金额、支付方式(现金或转账,转账需注明银行卡号和开户行)、约定的还款时间及利息等。重点说明被告未按约定还款的事实,如多次催讨无果的经过(可附催讨记录,如微信、短信聊天记录截图)。最后引用相关,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返还借款的义务)、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支付利息的义务)等,表明起诉的合法性。
4.证据及证据来源:列出支持诉讼请求的证据材料,如、、借款合同、转账凭证(银行流水、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催款记录、被告的身份信息(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等)。每项证据需注明名称、来源(如“借条,由被告”“银行转账流水,由原告开户银行提供”)及证明目的(如“证明被告向原告借款XX元的事实”)。
5.尾部内容:写明受理法院的全称(一般为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然后由原告签名或盖章,并注明起诉日期。最后附上“附:本诉状副本X份(根据被告人数+1份)”“证据材料复印件X套”。
注意事项:起诉状需用A4纸或用蓝黑墨水笔书写,字迹清晰;内容不得有谩骂、侮辱等攻击性语言;诉讼请求需合理合法,事实与理由需实事求是,不得虚构。
二、起诉申请书提交后法院立案流程是什么
提交起诉申请书后,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立案审查,具体流程如下:
1.材料接收与初步审查:原告携带起诉状(份数为被告人数+1份)、证据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原告身份证复印件(自然人)或营业执照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法人或其他组织)到法院立案庭提交。立案庭工作人员会初步审查材料是否齐全、起诉状格式是否符合要求。若材料不齐,会告知原告补正;若格式不符,会指导原告修改。
2.诉讼费缴纳:材料审查通过后,法院会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案件类型计算诉讼费。原告需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7日内)到指定银行或通过法院线上缴费系统缴纳诉讼费。逾期未缴纳的,法院将按撤诉处理。诉讼费缴纳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执行,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价额,按比例分段累计交纳(如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等)。
3.立案受理:原告缴纳诉讼费后,法院会正式受理案件,向原告出具《立案受理通知书》《举证通知书》《传票》(告知开庭时间、地点等)。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等送达被告。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交答辩状,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法院审理。
4.案件排期与审理:法院受理案件后,会根据案件性质、繁简程度等分配给具体承办法官。承办法官会安排开庭时间,并将开庭传票送达双方当事人。开庭审理过程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环节。若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法院可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审限为3个月;若案情复杂,适用普通程序,审限为6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
小贴士:立案后,原告可通过法院提供的案件查询方式(如电话、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了解案件进展情况。若需申请财产保全(防止被告转移财产),可在起诉时或诉讼过程中向法院提出,需提供担保并缴纳保全费。
三、借钱不还起诉需要准备哪些证据材料
起诉借钱不还案件,证据是事实的关键,原告需充分准备以下证据材料,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
1.证明借贷关系存在的证据:这是核心证据,包括借条、欠条、借款合同、还款协议等书面凭证。借条需载明出借人、借款人姓名、身份证号、借款金额(大小写一致)、借款日期、还款日期、利息约定(如有)、借款人签名并按等信息。若没有书面借条,可提供能够证明借贷合意的证据,如微信/短信聊天记录(需体现借款金额、用途、还款约定等内容,注意保留原始载体,截图需注明来源和双方身份)、录音录像(需明确双方身份及借款事实,录音内容需清晰、完整,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2.证明借款交付的证据:仅证明借贷合意还不够,还需证明借款已实际交付给被告。常见证据有银行转账凭证(银行流水明细,需显示转账人、收款人姓名、账号、转账金额、转账时间,备注栏如有“借款”字样更佳)、微信/支付宝转账记录(需截图显示转账金额、时间、对方昵称及真实姓名,同时提供转账时的支付凭证或账单详情)。若为现金交付,需提供证人证言(证人需出庭作证,证明现金交付的时间、地点、金额、在场人员等)、被告出具的收条(注明“今收到XX现金借款XX元”)等,现金交付证据相对薄弱,建议优先采用转账方式并保留凭证。
3.证明被告未还款的证据:包括原告向被告催讨借款的记录,如微信/短信聊天记录(显示原告催款、被告承诺还款或拖延还款的内容)、催款通知书(需有被告签收记录或邮寄回执)、电话录音(记录催款过程)等。若被告曾部分还款,需提供还款凭证,并注明尚欠本金和利息金额。
4.当事人身份信息证据:原告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被告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居住证复印件等能够证明其身份和住址的材料。若不知被告身份信息,可尝试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向公安机关查询(需委托律师或法院开具调查令)、通过被告的微信/支付宝实名认证信息查询(需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从被告的工作单位、居住地居委会/村委会获取相关信息。
5.其他辅助证据:如双方的关系证明(朋友、同事、亲戚等,用于说明借款的合理性)、被告的财产线索(房产、车辆、银行存款、收入等,用于申请财产保全或执行)、与案件相关的其他书证、物证等。
证据提交要求:所有证据材料需提供原件核对,复印件需清晰、完整,并按证据清单的顺序整理装订。提交时需注明证据名称、页数、证明目的,以便法院和对方当事人查阅。
综上所述,撰写借钱不还的起诉申请书需注意格式规范和内容完整,提交后需了解法院立案流程,同时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是胜诉的关键。在整个过程中,若对法律程序或证据收集有疑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