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赖借了钱不还怎么办?遇到借钱不还的无赖且对方没有财产怎么办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亲友或熟人开口的情况。当钱借出去后,对方却耍赖不还,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双方关系,让人十分困扰。面对这种“无赖”行为,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合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益,是选择忍气吞声,还是采取强硬手段?本文将结合法律知识和实际案例,为大家详细解答“无赖借了钱不还怎么办”以及相关的热门问题,帮助大家理清维权思路。
一、无赖借了钱不还怎么办
当遇到无赖借了钱不还的情况,切勿冲动行事,应采取合法逐步维权,具体步骤如下:
1.收集并固定证据:这是维权的核心基础。需要收集的包括借贷凭证(如、、等,需明确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时间、双方身份信息等)、转账记录(银行转账凭证、微信或支付宝转账截图,备注中注明“借款”可增强力)、沟通记录(微信、短信、通话录音等,需体现对方借款事实及催款过程)、对方身份信息(身份证、住址、联系方式等,若信息不全可委托调取)。
2.尝试非诉讼方式解决:在证据充分的前提下,可先通过协商或第三方调解减少维权成本。主动与对方沟通,明确还款要求和期限,沟通过程中注意保留证据;若协商无果,可邀请双方共同信任的第三方(如亲友、社区调解员)介入调解,争取达成还款协议;若对方有一定还款意愿但暂时无力全额偿还,可签订书面分期还款协议,明确每期还款金额、时间及违约责任。
3.通过法律诉讼强制维权:若非诉讼方式无效,应及时向法院提讼。准备起诉状(写明原告、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材料(上述收集的各类证据复印件,原件开庭时提交),向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提交立案申请,法院受理后会通知缴费并安排开庭;庭审中需清晰陈述借款事实,出示证据反驳对方抗辩;胜诉后若对方仍不履行,可在判决后2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依法查询对方财产(房产、车辆、银行存款等)并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必要时可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老赖”名单),限制其高消费、乘坐高铁飞机等,督促其履行还款义务。
二、遇到借钱不还的无赖且对方没有财产怎么办
即使借钱不还的无赖名下暂时没有财产,债权人仍可通过法律手段自身权益,具体应对方法如下:
1.及时起诉并获取生效判决:不要因对方无财产而放弃起诉,起诉的核心目的是通过法院判决确认债权,避免超过3年(自约定还款期限届满或首次催款之日起计算)。若超过,债权人将丧失胜诉权,对方可拒绝还款。即使对方暂无财产,生效判决也是未来追讨欠款的,且判决生效后可随时申请强制执行,不受时效限制。
2.申请强制执行并调查财产线索: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会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对方名下银行存款、不动产、车辆、有价证券等财产信息。若查询结果显示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能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简称“终本”),但债权人可随时关注对方财产状况,一旦发现新线索(如对方找到新工作、购置财产、继承遗产等),可立即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3.采取其他施压措施:将对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其生活会受到多方面限制,如无法贷款、购房、买车,不得担任企业高管,子女不得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向法院申请对其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禁止乘坐高铁、飞机,入住星级酒店,进行高尔夫等高消费活动;若对方存在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如将财产赠与他人、低价转让财产等),债权人可向法院提起撤销权诉讼,请求撤销其不当行为,追回财产用于还款。
三、借钱给无赖后起诉的成本和时间是多少
起诉借钱不还的无赖,成本和时间因案件情况而异,以下是常见的成本和时间范围:
1.起诉成本:案件受理费是主要费用,根据诉讼标的金额按比例收取,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2%交纳(具体可参考《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若案件简单、证据充分,债权人可自行起诉,无需支付律师费;若案情复杂(如涉及、财产调查等),可委托律师,律师费根据案件金额、难度、地区差异等因素,通常在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部分律师也可风险代理(胜诉后按回款比例收费)。若需要申请财产保全,需向法院交纳保全费(上限5000元),并提供担保(可通过保险公司保函,费用约为担保金额的1%-3%);若需要公告送达(对方下落不明时),需支付公告费(约200-600元)。
2.诉讼时间:法院受理案件后,若采用简易程序(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审理期限为3个月;若采用普通程序,审理期限为6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6个月。若被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审理期限为3个月(裁定上诉为30日)。判决生效后,若对方主动履行,时间较短;若需申请强制执行,一般在6个月内执结,但若对方无财产可供执行,可能会进入“终本”程序,时间会延长。总体而言,从起诉到执行完毕,顺利情况下可能需要3-6个月,复杂情况可能需要1-2年甚至更久。
面对无赖借钱不还的情况,债权人应保持冷静,通过收集证据、协商调解、诉讼执行等合法途径维护权益,即使对方暂时无财产,也要及时通过法律程序固定债权。需要注意的是,维权过程中需遵守法律规定,避免采取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以免。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