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有凭证借钱不还怎么样会坐牢么?借钱不还被起诉后会有什么后果

生活中,“”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朋友周转、亲戚应急,很多人会碍于情面或信任,在对方等凭证后慷慨解囊。可一旦对方到期不还,甚至玩起“失联”,拿着凭证的出借人难免又急又气:“有凭证还不还钱,他会不会坐牢?”毕竟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谁也不想辛苦钱打水漂。今天,我们就结合法律规定,详细聊聊“有凭证借钱不还”背后的法律问题,看看什么情况下“老赖”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一、有凭证借钱不还怎么样会坐牢么

一般来说,有凭证(如借条、等)的借钱行为属于民事借贷关系,借钱不还本质上是“欠债不还”的民事违约行为,不会直接导致坐牢。因为民事与刑事犯罪的法律性质不同,民事纠纷主要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解决,的是还款、支付、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而非刑事责任。

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凭证借钱不还就绝对不会坐牢”。如果借款人的行为符合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即使有借款凭证,也可能触犯刑法,面临牢狱之灾。具体有两种常见情形:

1.借款时存在“非法占有目的”,可能构成诈骗罪。比如借款人在借钱时就没有还款打算,通过虚构借款理由(如“家人重病急需手术”“投资项目稳赚不赔”)、身份信息或财产等方式骗取借款,拿到钱后直接挥霍、转移或跑路。此时,“借条”可能只是诈骗的工具,而非真实的借贷意愿,这种行为符合《刑法》第266条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2.法院判决后“有能力执行却拒不执行”,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如果出借人通过诉讼胜诉,法院判决借款人还钱,但借款人明明有存款、房产、车辆等可执行财产,却通过转移财产、隐藏收入、虚假报告财产情况等方式拒不履行判决义务,情节严重的(如转移财产金额较大、导致债权人生活陷入困境等),可能触犯《刑法》第313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可判处7年有期徒刑。

简单来说:普通的“还不上钱”是民事问题,不会坐牢;但“不想还”(诈骗)或“能还却故意不还”(拒执),则可能构成犯罪,面临刑事处罚。

二、借钱不还被后会有什么后果

即使借钱不还不构成犯罪,被起诉后借款人仍需承担一系列民事法律后果,对生活的影响不容忽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法院依法作出还款判决。出借人向法院起诉后,法院会根据借条、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查明借款事实。如果证据充分,法院会判决借款人在指定期限内偿还本金,以及不超过法定利率(目前司法保护的利率上限为LPR的4倍)的利息。如果借款人未出庭应诉,法院可能缺席判决,判决结果同样具有。

2.面临强制执行,财产可能被查封、扣押、拍卖。如果借款人不主动履行判决义务,出借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依法查询借款人的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票等财产信息,对可供执行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甚至拍卖、变卖,用所得款项偿还借款。例如,借款人的卡可能被冻结,每月收入除保留基本生活费用外,其余部分会被划扣给债权人。

3.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成为“老赖”。如果借款人有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或存在规避执行行为(如转移财产),法院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旦被列入“老赖”名单,借款人将面临诸多限制:无法乘坐高铁、飞机,不能入住星级酒店、购买不动产,子女不能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甚至可能影响配偶、子女的政审等。这些限制会对日常生活、工作、社交造成极大影响。

4.可能被司法拘留或罚款。对于拒不申报财产、妨碍法院执行(如查封封条、暴力抗拒执行)的借款人,法院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对其处以10万元以下罚款或15日以下司法拘留。虽然司法拘留是强制措施而非刑事处罚,但仍会限制人身自由,且拘留后仍需继续履行还款义务。

三、如何避免借钱不还变成刑事案件

无论是出借人还是借款人,都可以通过一些行为规避“借钱不还”升级为刑事案件。具体来说:

对借款人而言:

1.借款时如实说明用途,保留真实借贷意图的证据。借钱时应向出借人如实告知借款用途(如“生意周转”“购房”),避免虚构理由。保留与出借人的沟通记录(微信、短信、通话录音等),证明借款时确有还款意愿,避免被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诈骗行为。

2.到期无法还款时主动沟通,制定还款计划。如果因客观原因(如失业、疾病)暂时无法还款,不要逃避或失联,应第一时间联系出借人,说明情况并提供证明(如医疗单据、失业证明),协商延期还款或分期还款,签订书面还款协议。主动沟通能体现还款诚意,降低出借人报警或起诉的可能性。

3.法院判决后积极配合执行,避免“拒执”风险。如果被起诉并败诉,即使暂时没有全额还款能力,也应向法院如实申报财产情况(如收入、负债、可供执行的财产),按照法院要求配合执行。如果有部分还款能力,可先偿还部分款项,避免被认定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

对出借人而言:

1.签订规范借条,保留完整证据链。借钱时应让借款人出具规范借条,明确借款金额、用途、还款时间、利息、违约责任等,同时保留转账记录(备注“借款”)、聊天记录、借款人身份证等。完整的证据能帮助法院快速认定借款事实,避免因证据不足导致败诉。

2.发现诈骗嫌疑及时报警,避免损失扩大。如果借款人在借款后失联、虚构理由(如借款后用于、挥霍),或存在伪造身份、财产证明等情况,可能涉嫌诈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刑事侦查固定证据,追讨借款。

3.胜诉后及时申请强制执行,不要拖延。法院判决后,借款人未在指定期限内还款的,出借人应在2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超过期限可能丧失申请执行权)。申请执行时,可向法院提供借款人的财产线索(如房产地址、银行账号),提高执行。

有凭证借钱不还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不会直接坐牢,但如果涉及诈骗或拒不执行判决,可能构成犯罪。被起诉后,借款人将面临判决、执行、失信等一系列后果,影响生活方方面面。无论是借款人还是出借人,都应通过合法方式处理借贷问题,避免矛盾升级。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21454.html

有凭证借钱不还怎么样会坐牢么?借钱不还被起诉后会有什么后果的相关文章

有凭证借了两万块钱不还怎么样有凭证借钱不还被起诉会有什么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朋友、同事间的贷行为十分常见,少人通过写、保留转账记录等方式留下凭证,以为这就能自身权益。但实际中,仍人抱着“本事什么”的侥幸心理,在明确凭证的情况下拒不还款。这种行为看似“占了便宜”,实则引发一系列法律风险和生活麻烦。本文将详细解答“有凭证借了两万块钱不还...

有凭证钱不还会怎么样有凭证的债务纠纷讼时效是多久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亲友间的是通过正规金融机构的贷,人们常常留下、款、转账记录等凭证,这些凭证是关系的重要。但人可能侥幸心理,认为“顶多催债”,却忽视了有凭证的债务不还可能引发的一系列法律和生活后果。本文将详细解析欠有凭证钱不还的具体影响,以及相关的法律问题,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其中的...

身份证借钱不还怎么办?用别人身份证借钱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他人拿着自己身份去,或者自己把身份证借给他人对方用其且不还的情况。这种情况给我们带来经济损失,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让很多人感到头疼和无助。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遇到这种问题该如何解决。 一、身份证借钱不还怎么办 当遇到用身份证借钱不还的情况,首先要做的是收...

非法拘禁未成年会坐牢么吗(非法拘禁未成年会坐牢么嘛)

一、非法拘禁罪的标准量刑为三年以下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性权利。2、拘留期间如殴打、侮辱行为,将依法从重处罚。三、非法拘禁期间造成他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期徒刑。 非法拘禁一般要在监狱服刑多长时间?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拘禁罪的刑期长短根据犯罪情...

微信有凭证借钱不还会怎么样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微信作为一款广受欢迎的社交软件,其功能越来越丰富,甚至成为了一些人贷的渠道。然而,如通过微信有凭证不还,那可是一件小事。这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让我们一来深入探讨。 一、微信有凭证借钱不还会怎么样首先,如在微信上有凭证不还,这将直接损害您的个人信...

有凭证借钱不还怎么样

在当今社贷行为十分常见,而其中涉及的各种问题也备受关注。比如“有凭证借钱不还怎么样”这个问题,就引发了众多的讨论和思考。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一、有凭证借钱不还怎么样有凭证借不还时,这可是一件小事。首先,出权依据凭证向方追讨欠款。这可能包括通过电话、短信、邮件...

有凭证借钱不还会怎么样

在当今社贷行为十分常见,然而当人在有凭证借不还时,引发一系列复杂的情况。这仅影响到贷双方的关系,可能涉及到法律层面的问题,从而引大家的广泛关注。 一、在有凭证借钱不还会怎么样首先,如有凭证借钱不还,人的信用记录将受到严重的损害。信用在现代社中至关重要,良的...

有凭证借钱不还会怎么样

在当今社贷行为变得越来越常见。然而,如果有凭证借不还,那可是一件小事,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这影响到贷双方的关系,可能给人带来诸多麻烦。 一、有凭证借钱不还会怎么样首先,如果有凭证借钱不还,出权通过法律来追讨欠款。出人可以向法院提讼,要求款人偿本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