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怎么认定借钱不还为目的?借钱不还和诈骗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亲友间的借贷本是基于信任的互助行为,但有时却会遇到“容易还钱难”的情况。更让人困扰的是,一些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还款,导致出借人不仅拿不回欠款,还可能蒙受情感和经济的双重损失。那么,如何判断对方借钱时是否以“不还”为目的?这不仅关系到能否有效追讨欠款,还可能涉及刑事诈骗的。今天,我们就结合法律规定和实践经验,详细解答这一问题。

一、怎么认定借钱不还为目的

认定借钱不还为目的,核心在于判断借款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即从借款时就没有打算履行还款义务,而是意图通过借款骗取财物。结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综合分析:

1.借款时是否存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时故意编造虚假理由(如声称“家人重病急需手术费”“投资项目短期高回报”),或隐瞒自己的真实财务状况(如已有巨额未还、无稳定收入来源却谎称“月入十万”),这些行为可能直接反映其不想还款的主观意图。例如,王某向同事李某借款5万元,谎称“用于公司周转,3个月后连本带利归还”,实际却将款项全部用于网络,这种虚构用途的行为就可能被认定为以不还为目的。

2.借款用途与承诺是否严重不符:借款人明确承诺借款用于特定合法用途(如买房、治病、经营),但实际将款项用于挥霍(购买奢侈品、旅游)、高风险活动(赌博、非法放贷)或偿还其他非法债务,导致款项无法收回,也可能被推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比如,张某向朋友借款10万元,承诺“用于孩子留学保证金”,却用这笔钱购买豪车并过户到他人名下,到期后以“没钱”为由拒不还款,就可能被认定为故意不还。

3.借款时是否具备基本还款能力: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时已明显资不抵债(如名下无房产、存款,且有多家银行信用卡逾期未还),或没有合理的收入来源支撑还款(如失业多年、无固定工作),却仍然向他人大量借款,且借款金额远超其还款能力,可能被认定为“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例如,赵某因赌博欠下30万元债务,每月仅靠打零工收入2000元,却向亲戚借款20万元,声称“1年后还清”,这种情况下其还款能力与借款金额严重不匹配,可能被认定为以不还为目的。

4.借款后的还款态度和行为:借款人收到款项后,若故意逃避债权人(如更换手机号、搬离住所、拉黑微信/电话),或在有能力还款的情况下拒不履行(如名下有存款却转移至他人账户、有房产却低价出售),也可能反映其不想还款的意图。例如,陈某借款后购买了价值50万元的股票,出借人催款时却谎称“投资失败一分钱没有”,并拒绝提供任何财产,这种行为就可能被视为恶意拖欠。

5.是否存在事后逃避债务的行为:如借款人在借款到期前后,通过转移财产(将房产、车辆过户给配偶或子女)、隐匿财产(将存款转入他人银行卡)、虚假(协议将全部财产分给对方)等方式逃避还款,这些行为明显是为了阻止出借人追讨欠款,可直接推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二、借钱不还和诈骗的区别

生活中,很多人会混淆“借钱不还”和“诈骗”,认为只要对方不还钱就是诈骗。但实际上,两者在法律性质、主观目的、行为方式和法律后果上有本质区别:

1.法律性质不同:借钱不还通常属于民事,是出借人与借款人之间的,受《民法典》《民事诉讼法》等民事法律调整;而诈骗属于刑事犯罪,是借款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欺骗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受《刑法》调整。例如,甲向乙借款5万元后因生意亏损无力偿还,属于民事纠纷;丙以“合作开公司”为由骗乙转账10万元后消失,属于诈骗。

2.主观目的不同:这是两者最核心的区别。民事借贷中,借款人在借款时通常具有还款意愿,只是由于客观原因(如经营失败、突发疾病、失业)导致无法按时偿还;而诈骗中,借款人从一开始就没有还款意愿,其“借款”只是骗取财物的手段,目的是非法占有出借人的钱财。比如,丁向朋友借款时了,约定了还款期限,后来因疫情导致收入下降暂时无法偿还,属于借贷纠纷;戊编造“父亲出车祸急需手术费”的谎言,向多人借款后用于挥霍,根本没想过还款,属于诈骗。

3.行为方式不同:民事借贷一般基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借款人会如实说明借款用途、还款能力等情况,可能出具借条、约定和还款期限,双方对借款事实和风险有基本认知;而诈骗则往往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实施,如使用假身份、假、假证明,或夸大还款能力、编造不存在的借款理由,使出借人陷入错误认识而“自愿”交付财物。例如,己向庚借款时提供了真实的身份证和流水(即使后来无法偿还),属于借贷;辛“国企项目合同”,声称“投资10万3个月返20万”,骗取壬转账后失联,属于诈骗。

4.法律后果不同:民事借贷纠纷中,出借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要求借款人偿还本金和利息,借款人需还款的民事责任(如被法院判决还款、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财产被强制执行);而诈骗一旦成立,借款人将面临刑事处罚,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同时仍需退赔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例如,诈骗金额较大(通常5000元至3万元以上,各地不同)的,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金额巨大(通常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可判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借钱时虚构理由算诈骗吗

借钱时虚构理由是否构成诈骗,不能简单“一刀切”,关键在于是否同时具备“非法占有目的”。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的构成需满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三个条件。可见,“虚构理由”只是诈骗的手段之一,若仅有虚构理由而无非法占有目的,不构成诈骗;若虚构理由与非法占有目的相结合,且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则可能构成诈骗。具体可分为两种情况:

1.虚构理由但无非法占有目的,不构成诈骗:如果借款人虽然虚构了借款理由(如将借款用途从“旅游”说成“创业”),但借款后实际用于合法用途(如确实投入了小生意、支付家庭开支),并且有明确的还款计划和实际行动(如按时支付利息、部分偿还本金),即使最终因客观原因(如生意亏损、收入下降)无法全额偿还,也属于民事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例如,A向B借款3万元,谎称“用于开网店”,实际用于“装修婚房”,并每月向B支付500元利息,持续了8个月,后因新房装修超支暂时无法继续还款,这种情况下A虽然虚构了理由,但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属于民事纠纷。

2.虚构理由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可能构成诈骗:如果借款人虚构理由是为了骗取信任,使出借人“自愿”交付财物,且从一开始就没有还款意愿,借款后将款项用于挥霍(如购买奢侈品、出入高档场所)、赌博、偿还其他非法债务等,导致款项无法收回,就可能构成诈骗。例如,C编造“母亲患白血病急需20万元手术费”的谎言,伪造医院诊断证明和缴费单,向多位同事借款,收到钱后全部用于网络赌博并输光,随后辞职失联,这种情况下C的虚构理由与非法占有目的相结合,就可能被认定为诈骗。

实践中,认定“非法占有目的”需结合多种综合判断,如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借款时是否负债累累)、借款后的行为(是否挥霍款项、逃避还款)、是否有还款能力却拒不履行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7)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

构成诈骗罪还需满足“数额较大”的条件,各地标准不同(通常为5000元至3万元以上),若骗取金额未达标准,可能不构成刑事犯罪,但仍需承担民事还款责任。

综上所述,认定借钱不还为目的需从借款时的行为、用途、还款能力、态度及事后行为等多方面综合判断,核心在于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目的”。要注意区分民事借贷纠纷与诈骗的法律界限,避免将普通的无力偿还等同于恶意不还。在遇到复杂情况时,准确认定需要结合具体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专业分析。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20971.html

怎么认定借钱不还为目的?借钱不还和诈骗的区别的相关文章

抢劫罪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罪主要区别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罪司法认定)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是工作中,都是离开法律知识,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好自己合法权益。如果您生活正面临着与绑架行勒索目的未实现,会构成绑架罪吗,绑架罪量刑标准是什相关问题而无法解决话,那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绑架行...

借钱不还和诈骗的区别

一、借钱不还和诈骗的区别借钱不还和诈骗存在明显区别。 (一)主观意图方面 1.借钱不还款人在款时往往有真实的借款需求并且主观上是想归还借,但可能因后期经济状况恶化、资金周转灵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按时偿还借款。 2.诈骗诈骗者从一开始就没有归财物意图,其目的就是通过欺...

以恋爱为目的骗怎么认定

一、以恋爱为目的骗怎么认定以恋爱为目的骗的认定,主要考量以下几个关键要素。首先,看行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故意,即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正常交往,而是以获取唯一目的。 其次,观察其是否采用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手段,比如编造虚假身份、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再者,考量被财...

绑架罪与以逼取债务为目的的非法拘禁他人为的区别

一、罪与以逼取债务为目的的他人为的区别这俩儿都得靠暴力、威胁或者别的手法把人制住,然后想捞。 只过,它们有点太一样:首先,他们干坏事同。 绑架可能会伤害到身体财产,是个重罪;而用非法拘留来逼债,就只伤到了身体,算是轻罪;其次,他们想要东西也一样。 绑架是...

儿童罪拐卖儿童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以出卖为目的,拐儿童视频

拐卖儿童为不是继续犯,而是行犯,只要存在这样就构成犯罪,需要追究相应刑事责任,继续犯又称持续犯,需要间断地对同一个犯罪客体进行伤害,直到构成违法犯罪。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录一览: 1、 2、 拐儿童属于继续犯吗?是,是行犯。继续犯,...

儿童罪拐卖儿童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以出卖为目的,拐儿童视频

拐卖儿童为不是继续犯,而是行犯,只要存在这样就构成犯罪,需要追究相应刑事责任,继续犯又称持续犯,需要间断地对同一个犯罪客体进行伤害,直到构成违法犯罪。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番吧。 本篇文章录一览: 1、 2、 拐儿童属于继续犯吗?是,是行犯。继续犯,...

以恋爱为目的借钱如何认定为诈骗

一、以恋爱为目的借钱如何认定为诈骗认定以恋爱为目的借钱是否构成诈骗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一是主观故意方面。如果行人从一开始就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比如编造虚假身份、经济状况、款用途等,且根本没有偿还的意图,仅仅是通过恋爱关系来取对方财,这种情况可能构成诈骗。例如,虚构自己有...

借钱不还和诈骗怎么

一、借钱不还和诈骗怎么判 就来说,如果的钱财比较多话,那相应地人也会受到法律制裁啦!第一种情况是取金额较大,那当事人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哦,有就是可能要支付罚金;第二种是取金额非常大或者是存在其他一些极端恶劣犯罪行为的话,那这就得由人民法院来做出判决了,可能会被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