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怎么告他诈骗?借钱不还构成诈骗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生活中,“”本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体现,但当到期后对方却百般拖延、甚至失联时,很多人会疑惑:“这到底是普通的,还是对方一开始就没打算还,属于诈骗?” 事实上,借钱不还与诈骗有着本质区别,能否以“诈骗”,关键在于对方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上“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本文将详细解答“借钱不还怎么告他诈骗”,并深入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帮你理清维权思路。
一、借钱不还怎么告他诈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借钱不还”都构成诈骗。诈骗是刑事犯罪,需严格符合《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构成要件,而普通的借钱不还多属于民事借贷,需通过民事诉讼解决。若想以“诈骗”起诉,需按以下步骤操作:
1. 确认是否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诈骗罪的核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具体判断包括:对方借款时是否虚构身份、借款用途(如谎称“治病”“做生意”实为挥霍),是否隐瞒自身无偿还能力的事实;借款后是否有逃匿、拉黑联系方式、转移财产等行为,且无任何还款意愿。
2. 收集关键。需准备能对方“欺骗行为”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据,例如:借款时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证明对方虚构借款理由);转账凭证(证明借款金额);对方借款后挥霍资金的证据(如消费记录、证据);对方失联、拒不沟通的证据(如短信/微信拉黑截图、通话记录)等。
3. 区分民事借贷与诈骗的界限。若对方因经营失败、家庭变故等客观原因暂时无法还款,但仍在积极沟通、制定还款计划,即使拖延时间较长,也属于民事纠纷,不能为诈骗;只有对方从一开始就无还款意愿,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借款后逃匿或挥霍,才可能构成诈骗。
4. 选择法律。若证据足以证明对方构成诈骗,可直接向当地派出所报案,提交报案材料(包括身份证明、证据清单、书面报案书),警方会根据证据判断是否立案;若警方认为不构成诈骗(即属于民事纠纷),可凭、转账记录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还款。
二、借钱不还构成诈骗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266条及相关司法解释,借钱不还构成诈骗需满足以下严格认定标准,缺一不可:
1. 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这是区分诈骗与民事借贷的核心。实践中,法院或警方会通过以下情形综合判断:对方借款时是否明知自己无偿还能力(如本身负债累累、无固定收入却大额借款);借款用途是否与承诺严重不符(如承诺“买房”却用于赌博、奢侈品消费);借款后是否故意逃避还款(如更换手机号、搬离住所、断绝联系),或转移、隐匿财产(如将资金转给他人、低价变卖资产)。
2. 客观上实施了“欺骗行为”。即对方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使你产生错误认识并“自愿”借钱。例如:虚构借款理由(如谎称家人重病、公司急需周转,实际无此事);身份信息(如使用假名字、假工作证明);隐瞒关键事实(如隐瞒自己已被列入失信名单、正在被执行的情况)。
3. 骗取的财物“数额较大”。根据司法解释,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通常为3000元至1万元以上(各省可根据经济水平调整),若借款金额未达此标准,即使符合前两项,也可能不构成刑事犯罪,只能通过民事途径追讨。
需特别注意:不能仅凭“到期未还”或“失联”就认定为诈骗。例如,借款人因突发疾病、失业等原因暂时无法还款,后期主动联系并说明情况,即使拖延时间较长,也属于民事纠纷;只有“借钱时就不想还”且“通过欺骗手段获得借款”,才可能被认定为诈骗。
三、借钱不还报警后警方会怎么处理
当你认为对方借钱不还可能构成诈骗并报警后,警方会按以下流程处理,整个过程需严格依据法律程序:
1. 接收报案材料。你需到案发地或对方户籍地派出所提交报案材料,包括:书面报案书(详细说明借款时间、金额、对方行为、怀疑诈骗的理由);本人身份证明(身份证);相关证据(聊天记录、转账凭证、通话录音、对方身份信息等,需整理成证据清单)。警方会对材料进行登记,并制作询问笔录。
2. 初步审查与判断。警方接案后,会在法定期限内(通常7个工作日内)对案件性质进行审查:判断是否有“诈骗犯罪事实”(即对方是否有欺骗行为和非法占有目的);是否属于本单位管辖;是否达到诈骗罪立案标准(金额是否达标)。审查期间,警方可能会联系你补充证据,或通过电话、走访等方式核实对方情况。
3. 决定是否立案。若警方审查后认为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会《立案通知书》,正式立案侦查;若认为不构成诈骗(如属于民事借贷纠纷),会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并说明理由(如“无证据证明对方有非法占有目的”)。此时,你可要求警方解释不予立案的依据,或申请复议。
4. 立案后的侦查工作。若立案,警方会启动侦查程序:调取银行流水(查明资金去向)、通话记录、监控录像等证据;传唤或抓捕犯罪嫌疑人(若对方失联,可能发布协查通报);对嫌疑人进行讯问,固定其供述和辩解;若证据确实、充分,会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终由法院判决。
5. 不立案的救济途径。若警方不予立案,你可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7日内申请复议(向原派出所或其上级公安机关);也可向同级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检察院认为应当立案的,会通知警方立案);还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偿还借款及。
总结来说,借钱不还能否告诈骗,核心在于对方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和“欺骗行为”,需通过证据严格判断。实践中,多数借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建议优先收集证据(借条、转账记录、沟通记录等),通过诉讼维护权益;若确有证据证明诈骗,可及时报警。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免费问,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