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多少可以退休?这个问题,99%的人都想错了!
你有没有算过,自己到底需要多少钱,才能安心退休?
很多人一听到“退休”,脑子里立刻蹦出一个数字:100万?300万?还是1000万?
但真正决定你能否退休的,从来不是你账户里有多少钱,而是——你的被动收入是否能覆盖你的生活支出。
我们先别急着谈数字,来聊点扎心的现实。
老张今年52岁,月薪2万,存款80万,他觉得“再干8年,攒到150万就退休”。
老李45岁,靠收租和理财,每月被动收入1.8万,没固定工作,已经“退休”三年了。
你说,谁更接近真正的“财务自由”?
答案很明显:能退休的关键,不是总收入,而是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差额”能否被非劳动收入填补。
别被“存款数字”骗了,真正重要的是“现金流”
很多人拼命存钱,以为存够500万就能退休,但问题是——
如果你退休后每月花2万,而你的理财、租金、股息等加起来每月只有8000块,那剩下的1.2万从哪来?
只能“啃老本”——动本金。
一旦开始花本金,哪怕你有500万,也撑不了几年。
真正能让你退休的,是“被动收入 ≥ 月支出”。
这个等式成立,你才有资格说:“我退休了。”
那到底收入多少才能退休?看“4%法则”怎么说
金融界有个经典理论叫“4%法则”——
如果你每年从投资中提取不超过本金的4%,理论上这笔钱可以让你一辈子花不完。
举个例子:
你希望退休后每年花24万(每月2万),那根据4%法则,你需要的本金是:
24万 ÷ 4% = 600万。
但这不是死公式。
如果你生活成本低,每月只花1万,那300万本金就够了。
如果你住一线城市,每月开销3万,那可能需要900万以上。
关键不是“收入多少”,而是“你能用多少钱生活,以及你能产生多少被动收入”。
被动收入从哪来?别只盯着工资
很多人一辈子只靠工资,退休后收入直接归零。
但聪明人早就布局了“三条收入线”:
资产性收入:房租、股息、基金分红、版权收益等。
比如一套月租8000的房子,十年后可能涨到1.2万,还不用上班。理财性收入:稳健的银行理财、国债、REITs、指数基金定投等。
年化5%的话,200万本金一年就有10万收益。轻资产项目:知识付费、短视频账号、电子书、课程等。
一次创作,长期变现,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真正的退休自由,是让钱替你上班。
别等到55岁才开始想退休,35岁就要布局
很多人觉得退休是“老年话题”,其实不然。
35岁开始规划,45岁实现半退休,50岁完全退出职场,才是理想路径。
你可以这样做:
- 每月强制储蓄收入的20%-30%
- 把储蓄投向能产生现金流的资产(如核心城市房产、高股息股票)
- 控制消费欲望,避免陷入“收入越高,花得越多”的陷阱
延迟满足的人,才能提前退休。
📌 建议参考:如何测算你自己的“退休门槛”?
- 算清你的月支出:包括房租、饮食、医疗、旅行、子女教育等,别漏项。
- 列出你现有的被动收入:租金、理财收益、分红等。
- 计算缺口:月支出 - 被动收入 = 每月需补足金额。
- 反推所需本金:用“4%法则”或“3%更安全法则”计算。
(保守起见,建议用3%,即本金 = 年支出 ÷ 3%) - 制定投资计划:每月存多少?投什么?多久能达成?
年支出20万,按3%法则,需要本金约667万。
你现在有200万,年化收益6%,每月再存1.5万,大约12年后可达目标。
📚 相关法条参考(节选)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退休费、离休费等免征个人所得税。《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为夫妻共同财产。
⚠️ 注意:社保养老金只是“保基本”,远不足以支撑高品质退休生活。真正的退休自由,靠的是个人资产规划,而非社保兜底。
✍️ 小编总结
“收入多少可以退休”?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陷阱——它不该问“收入”,而该问“支出能否被覆盖”。
有人月薪3万不敢退休,有人月入1万活得潇洒,差别就在于“被动收入体系”的有无。
退休不是年龄问题,是财务结构问题。
从今天起,别只想着升职加薪,更要思考:
我的钱,能不能在我睡觉时还在赚钱?
如果答案是“能”,那你离真正的自由,就不远了。
不是你存了多少钱才能退休,而是你创造了多少“不用上班也能进账”的收入,决定了你什么时候能说:我退休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