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十多万没关系?真能这么轻松面对吗?
手机一震,又是催收短信;晚上睡不着,脑子里全是还款倒计时;看着银行卡余额,心里一阵发紧……更糟的是,网贷逾期已经累积到十多万了,你开始怀疑:是不是“熬过去”就没事了?是不是“拖着”就能蒙混过关?甚至有人告诉你:“逾期十多万没关系,反正又不会坐牢。”
这话听着挺“安慰人”,但真的没关系吗?
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清楚——“网贷逾期十多万没关系”这句话,到底是在给你打气,还是在把你往坑里推?
你以为的“没关系”,可能只是“还没出事”
很多人觉得,网贷平台又不像银行那样正规,逾期了顶多被催收电话骚扰几天,反正不会上门,也不会抓人。“十多万又不是几百万,能拿我怎么样?”——这种心态,其实很危险。
首先得明确一点:网贷合同,只要是合法签署的,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借贷关系,你借了钱,签了电子合同,哪怕平台是互联网小贷公司,只要它有金融牌照、利率合规,你的还款义务就真实存在。
逾期十多万,看似只是“数字”,但背后可能已经触发了以下连锁反应:
- 征信黑名单:一旦逾期超过90天,基本会被上报央行征信,成为“失信人”,以后你想买房、买车、办信用卡,甚至孩子上学都可能受影响。
- 催收升级:从短信、电话,到爆通讯录、骚扰家人朋友,手段越来越狠,有些第三方催收甚至会用恐吓、P图、伪造律师函等方式施压。
- 被起诉风险大增:别以为平台不会起诉,现在很多网贷公司背后有强大的法务团队,或者直接把债权打包卖给资产管理公司,一旦被起诉,法院判决后你不仅要还本金,还要加上利息、违约金、诉讼费,最后可能要还十几万变成二十多万!
更关键的是:你所谓的“没关系”,只是暂时没看到后果,不代表它不存在。
法律不是儿戏,“逾期没关系”是最大的认知误区
很多人被“逾期没关系”的说法误导,是因为混淆了“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重点来了:单纯的网贷逾期,不会坐牢。
但!如果你有以下行为,就可能触碰刑法红线:
- 明知无力偿还还恶意骗贷;
- 贷款后挥霍一空、转移资产、逃避债务;
- 被法院判决后拒不执行,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还故意隐匿财产。
这时候,就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真的会坐牢。
“逾期十多万没关系”的前提是:你积极沟通、有还款意愿、不逃避责任。
而如果你选择“躺平”“失联”“装死”,那这个“没关系”迟早会变成“大问题”。
真正“没关系”的,是面对问题的态度
我接触过不少客户,一开始也是逾期十几万,吓得不敢接电话,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但后来他们做对了一件事:主动面对,不逃避。
- 主动联系平台,申请延期或分期;
- 整理收入支出,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
- 实在困难的,寻求家人支持,或通过合法渠道协商债务重组。
真正能让你“没关系”的,不是逾期本身,而是你处理问题的方式。
债务不会因为你不看就消失,但你的态度可以决定它是否会变得更糟。
✅ 建议参考:逾期十多万,你可以这样做
- 停止以贷养贷:不要再借新还旧,那只会让雪球越滚越大。
- 梳理所有债务:列出每笔贷款的平台、金额、利率、逾期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 主动协商还款:很多平台支持“个性化分期”或“延期还款”,尤其是银保监会监管下的持牌机构。
- 保留沟通记录:无论是电话还是在线客服,记得录音或截图,防止日后纠纷。
-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比如咨询律师、债务重组机构,或向当地金融调解中心求助。
别等被起诉了才后悔,主动一步,可能就少走十年弯路。
📚 相关法条参考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失信被执行人将被限制高消费,包括乘坐飞机、高铁、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
“网贷逾期十多万没关系”——这句话听起来像安慰,实则是温柔的陷阱。
真正的“没关系”,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在认清现实后,勇敢迈出解决的第一步。
债务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选择视而不见。
十多万的逾期,或许现在压得你喘不过气,但只要你不放弃沟通、不逃避责任,总有机会翻盘。
法律保护的是诚信的人,而不是侥幸的人。
与其幻想“没关系”,不如现在就行动。
你今天的每一个正确选择,都在为明天的自由铺路。
网贷逾期十多万没关系?真能这么轻松面对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写给每一个在深夜为债务辗转反侧的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