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了,真的会变成老赖吗?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您在某平台的借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否则将影响个人征信。”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打开APP一看——哎呀,真的忘了还!这时候脑子里立马冒出一个大问号:网贷逾期了,我会不会变成别人口中的“老赖”?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在法律一线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律师,我见过太多人因为一时疏忽或经济困难陷入网贷逾期的困境,也见过不少人被“老赖”这个标签压得喘不过气,但真相是——网贷逾期≠自动成为老赖,中间还隔着法律程序和司法认定的“门槛”。
什么是“老赖”?法律上怎么定义?
我们得搞清楚,“老赖”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老百姓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俗称。只有被法院依法判决还款,且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人,才可能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大家说的“老赖”。
也就是说,你欠了网贷,平台催收、上报征信、甚至起诉你,这些都只是过程。只有当你被法院判了要还钱,你还故意躲着不还、转移财产、玩失踪,法院才会把你列为“老赖”。
网贷逾期后,会经历哪些阶段?
逾期初期:催收+征信记录
一旦你逾期,平台会先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催收,大多数正规平台会把你的逾期记录上报央行征信系统。征信受损,会影响你以后贷款、办信用卡,甚至找工作。催收无果:平台可能起诉你
如果你长期不还,平台可能会把案子交给法务或委托律师起诉,这时候,你就成了被告,得去法院应诉。法院判决:你被要求还款
如果法院查明你确实欠钱,会依法判决你还款,这个判决书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执行。拒不执行:才可能成为“老赖”
关键点来了:只有在你收到判决后,有能力还却不还,或者故意隐匿财产、逃避执行,法院才会根据申请,把你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时候,你才真正成了“老赖”。
被列入“老赖”名单,后果有多严重?
一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生活将受到全方位限制:
- 高消费被禁止:不能坐飞机、高铁一等座,不能住星级酒店;
- 子女教育受影响:部分私立学校可能拒绝录取;
- 求职受限:很多企业招聘时会查征信和执行记录;
- 社会声誉受损:名字可能被公开在法院官网、媒体曝光。
但请注意: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已经被法院判决且拒不执行。单纯的网贷逾期,哪怕拖了好几年,只要没被起诉或没被强制执行,就不会自动变成“老赖”。
那我现在逾期了,该怎么办?
别慌,也别逃避,面对逾期,最正确的做法是主动沟通、积极应对:
- 第一步:梳理债务,搞清楚自己到底欠了多少,利息是否合法;
- 第二步:联系平台,说明情况,看能不能协商分期或延期;
- 第三步:保留证据,所有沟通记录、还款凭证都要保存好;
- 第四步:如果被起诉,务必出庭,不要玩消失,否则法院可能缺席判决,对你更不利。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网贷逾期,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就彻底失联,逃避只会让问题恶化,建议尽早寻求专业法律帮助,评估债务合法性,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很多情况下,平台愿意和解,避免走诉讼程序。主动面对,才是摆脱困境的第一步。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并可以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执行;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等规避执行。《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和无知,逾期本身不会让你立刻变成“老赖”,但若无视法院判决、拒不执行,那就真的可能被钉上“失信”的标签。法律从不惩罚一时的困难,但会严惩恶意的逃避,面对债务,坦诚沟通、依法应对,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信用是无形的资产,修复它,永远比失去它容易。
网贷逾期了,真的会变成老赖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