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账户少于多少钱会被扣钱?真相来了,很多人还不知道!
明明没做什么交易,银行卡里却莫名其妙少了几十块?打电话给银行客服,对方轻描淡写地说:“这是账户管理费,余额低于一定金额就会扣。”
你一脸懵:银行少于多少会扣钱?这钱到底该不该扣?咱们就来把这件事掰扯清楚!
银行“悄悄”扣钱,到底有没有依据?
很多人以为,只要卡里有钱,哪怕只有10块钱,银行也不能动,但现实是,很多银行对“小额账户”设有管理费,如果你的账户长期余额过低,甚至不活跃,银行就会定期扣一笔“账户管理费”或“小额账户服务费”。
那具体银行少于多少会扣钱呢?这个数字不是全国统一的,每家银行规定不同,常见标准如下:
- 工商银行:日均余额低于300元,可能收取3元/季度的小额账户管理费(部分卡种已取消)
- 建设银行:日均余额不足500元,收取3元/季度
- 农业银行:低于300元,每季度收3元
- 中国银行:低于500元,季度收3元
- 招商银行:大多数借记卡已免管理费,但部分老旧卡种可能仍有规定
⚠️ 注意:这里的“余额”通常指的是日均余额,不是某一天刚好低于标准就扣,银行会统计你一个季度内每天的平均余额,如果整体低于门槛,就会自动扣费。
哪些卡最容易被“盯上”?
不是所有卡都会被扣钱,以下几类账户最容易“中招”:
- 普通借记卡(非VIP):普通客户持有的标准储蓄卡,最容易被收取管理费。
- 长期不使用的“睡眠卡”:超过半年没交易,银行视为“不活跃账户”,可能额外收取“年费”或“小额管理费”。
- 工资卡以外的第二、第三张卡:很多人办了多张卡,但只用一张,其余卡余额少,最容易被扣。
重点来了:很多银行其实提供“免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的政策,但需要你主动申请!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回事,白白被扣了好几年。
银行扣钱,合法吗?
合法,但有前提。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相关规定,银行可以对账户收取合理的服务费用,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 事先告知:银行必须在开户时明确告知你可能产生的费用,比如在合同里写清楚。
- 客户知情并同意:如果你没签过相关协议,或者银行没提醒,那扣费就涉嫌违规。
也就是说,银行不能“偷偷”扣钱。如果你从未被告知,却每月被扣3元,这属于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财产权。
如何避免被“薅羊毛”?
别慌,教你几招,轻松省下这笔“冤枉钱”:
✅拨打银行客服电话,明确询问:“我的卡是否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如何申请减免?”
✅每年主动申请免年费:根据监管要求,每人每家银行可享受一张借记卡的年费和管理费全免,但需主动申请。
✅注销不用的卡:长期不用的卡不仅可能被扣费,还可能影响征信(比如被用于洗钱风险)。
✅保持账户活跃:每月至少有一笔交易,哪怕是1元转账,也能避免被列为“睡眠账户”。
✅ 建议参考:
如果你发现银行卡频繁被扣小额费用,第一步不是抱怨,而是行动。
立刻做三件事:
- 查近一年的扣费记录,确认是否被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
- 拨打银行客服,申请减免年费和管理费;
- 保留沟通记录,若银行拒绝合理减免,可向银保监会投诉。
你的每一分钱,都值得被尊重。
📚 相关法条依据:
《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国家发改委令2014年第1号)
第九条:商业银行应当在营业场所和网站公示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信息。
第十一条:实行市场调节价的服务价格,由商业银行自主制定,但应遵循公平、合法和诚信原则。《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 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392号)
明确要求银行为客户提供至少一个免收年费和账户管理费的账户,客户需主动申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
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银行少于多少会扣钱”,答案不是固定的,但核心逻辑是:余额低 + 不活跃 = 可能被扣费。
银行收费本身合法,但前提是透明、知情、可选择。
你有权申请免年费,也有权注销不用的卡。
别让一张“沉睡”的银行卡,每年悄悄拿走你几十甚至上百块。
主动了解规则,才是对自己钱包最大的负责。
从今天起,翻翻你的银行卡账单,看看有没有“被扣费”的痕迹,有的话,别犹豫——打个电话,把该免的费用,一分不少地要回来!
银行账户少于多少钱会被扣钱?真相来了,很多人还不知道!,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