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证到底是什么颜色?很多人都搞错了!
翻箱倒柜找房产证,突然发现手里的“红本本”和邻居口中的“绿本本”长得不太一样?或者在买房时,中介随口一句“这房是绿本,便宜点”,让你心里直打鼓——房产证到底是什么颜色?颜色不同,是不是代表产权不一样?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彻底搞清楚这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
咱们得明确一点:现在的“房产证”其实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从2015年起,我国开始全面推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原来的《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被整合为一本——《不动产权证书》,也就是说,你手里如果还有红色封皮的“房产证”,那基本是2015年以前的老证,它依然有效,但新办的产权证明,统一换成了“不动产权证”。
那么问题来了——新的不动产权证书是什么颜色?
答案是:封面是红色的,没错,现在的不动产权证书依然是红本,它和老房产证一样,采用红色封皮设计,烫金字体,显得庄重权威,封面上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权证书”几个大字,下面还有国徽图案,象征着国家对产权的保障。
但你可能听说过“绿本”或“蓝本”,这是怎么回事?
“绿本”指的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上的房屋产权证,这类房产通常建在集体土地上,不能自由上市交易,产权性质和城市商品房不同,绿本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区分土地性质和房屋用途。
而“蓝本”则多见于一些特殊情形,比如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单位集资房等政策性住房,在未满上市年限或未补缴土地出让金前,可能会发放蓝色封面的产权证,作为过渡性权属证明。
颜色不同,代表的不是真假,而是产权性质和土地类型的不同。
重点来了:
✅ 红本 = 城市商品房,产权完整,可自由交易(前提是无抵押、查封等限制)
✅ 绿本 = 集体土地或宅基地房屋,交易受限,需符合特定条件
✅ 蓝本 = 政策性住房,可能有交易限制,需补缴费用后才能转为红本
很多人担心“绿本不安全”“蓝本不能过户”,其实大可不必恐慌,只要权属清晰、登记在册,所有依法颁发的不动产权证都受法律保护,关键是要搞清楚房屋的土地性质、使用年限和交易条件,避免踩坑。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在买房,一定要查验不动产权证原件,并登录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官网或通过“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系统核实真伪。重点关注以下几个信息:
- 权利人姓名是否与卖方一致
- 房屋坐落是否准确
- 土地性质是“出让”还是“划拨”或“集体”
- 使用年限(住宅一般70年)
- 是否有抵押、查封等限制信息
颜色只是表象,产权性质才是核心,别被“红本最值钱”的刻板印象误导,也别对“绿本”一棍子打死,搞清楚背后的法律属性,才是明智之举。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四条:
“国家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不动产登记遵循严格管理、稳定连续、方便群众的原则。”《土地管理法》第九条: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小编总结:
房产证什么颜色?
现在统一叫“不动产权证”,绝大多数是红本,代表商品房完整产权,绿本、蓝本也合法,但对应不同土地性质和交易规则。颜色不是判断产权安全的唯一标准,关键看登记内容和土地性质,买房不是小事,别让一张证的颜色迷惑了双眼,搞懂背后法律逻辑,才能真正安心置业。红本不一定万能,绿本也不一定不行,懂规则的人,才不会踩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