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什么是要约?你以为的同意可能根本没法律效力!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朋友在微信上说:“这辆车我卖你,20万,明天打款就过户。”你兴奋地回复“好!”,结果第二天对方反悔说“开玩笑的,不卖了”,你气得不行,觉得他说话不算话,可问题来了:这种聊天记录,到底能不能构成法律上的“合同”?关键就在于——什么是要约。

别急,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要约”这个看似高冷的法律术语,掰开揉碎讲清楚,它不只是法考题里的知识点,更是你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踩坑的“隐形陷阱”。

什么是要约?先搞清它不是“随便说说”

很多人一听“要约”,第一反应是“邀约”吧?错!“要约”是法律术语,不是社交邀请。它的正式定义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提出具体、明确的交易条件,并表明一旦对方接受,自己就受其约束的意思表示。

听起来有点绕?我们来举个接地气的例子:

老王在二手平台挂出一辆摩托车:“2024年上牌,里程5000公里,售价1.8万,诚心要的私聊。”
小李私信:“我要了,明天打钱。”
老王却说:“不好意思,刚卖给别人了。”

这时候,小李能告老王违约吗?不能!因为老王在平台上的信息,通常不构成“要约”,而只是“要约邀请”——也就是“来跟我谈生意吧”的意思,不是“我已经准备好签合同了”。

真正的“要约”,必须具备三个核心要素:

  1. 明确具体的内容:价格、标的物、数量、履行方式等都得清清楚楚,这辆摩托车1.8万,明天下午3点在XX地铁口交车,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2. 具有受约束的意思:说话的人得让人感觉到“我说了算,你答应我就得履行”,如果加一句“价格可小刀,欢迎来聊”,那大概率就是“邀请谈”,不是“要约”。
  3. 向特定人或不特定人发出:可以是发给某一个人,也可以是公开发布(比如悬赏广告)。

要约 ≠ 承诺,差一步都不行

很多人搞混“要约”和“承诺”,记住一句话:要约是“我愿意这么干”,承诺是“我也愿意这么干”。

只有“要约 + 承诺”,合同才成立。

再举个例子:

老张给老李发微信:“我那台笔记本5000块卖你,今天下午6点前回复有效。”
老李5:50回复:“成交!”——这是承诺,合同成立。
但如果老李回:“4500行不行?”——这不叫承诺,这叫“新要约”,老张可以同意,也可以拒绝。

重点来了:口头、短信、微信、邮件,只要内容符合要约条件,都可能产生法律效力!别以为没签纸质合同就没事,电子数据也是证据。

要约可以撤回,也可以撤销?有区别!

很多人以为“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其实法律给了“反悔”的空间,但有严格限制:

  • 撤回:要约还没送到对方手里,你可以反悔,比如你发微信写好了“卖你5000”,手滑发错了,立马撤回——这叫撤回,合法。
  • 撤销:要约已经送到对方了,但在对方承诺前,你还能撤销,但有个例外:如果要约里写了“不可撤销”或设定了承诺期限,就不能随便反悔!

比如老张说:“这车10万,三天内有效。”结果第二天他就卖给别人了?不行!这属于违约,买家可以起诉他。


✅ 建议参考:如何避免“要约”陷阱?

  1. 日常聊天别随便“答应”:微信里说“这房子给你留着”“这单给你做”,可能被认定为要约,谨慎发言。
  2. 重要交易一定要书面确认:口头说说风险大,关键条款用微信文字或邮件固定下来。
  3. 收到“要约”别急着承诺:看清条件,确认对方是否有权处置标的物(比如房子是不是他名下的)。
  4. 商家广告一般不是要约:超市标价“可乐2元”,你拿去结账,店员说“标错了,实际5元”——你不能强制要求按2元买,因为标价通常是“要约邀请”。

📚 相关法条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七十二条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具体确定;
(二)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第四百七十三条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和宣传等为要约邀请。
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

第四百七十六条要约可以撤销,但是要约人以确定承诺期限或者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的除外。


“什么是要约?”——它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我卖你”,而是一份带着法律重量的“诚意书”。
当你在微信里说出具体价格、时间、交付方式,并让对方觉得“你说了算”时,你就可能已经发出了一个法律意义上的“要约”,而一旦对方“承诺”,合同就成立了,反悔就得赔钱。

别再以为“没签字就没合同”了。现代交易中,一句话、一条消息,都可能是合同的起点。搞懂“要约”,就是给自己加一道法律护盾。

下次有人跟你说“这东西给你留着”,你不妨反问一句:“您这是要约,还是邀请我来谈啊?”——懂法的人,连聊天都带着底气。

什么是要约?——你以为的同意可能根本没法律效力!,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310687.html

什么是要约?你以为的同意可能根本没法律效力!的相关文章

怎么协议离婚有法律效力?,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简洁解决标题,,协议离婚的法律效力及注意事项,如何确保协议离婚合法有效,明确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方法,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关键要素,保障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步骤,协议离婚有效需知,使协议离婚具有法律效力的方法,了解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要点,确保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原则,10. 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具体要求

协议离婚有法律效力?,一些可能的简洁解决标题,,协议离婚的法律效力及注事项,如何确保协议离婚合,明确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关键素,保障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步骤,协议离婚有需知,使协议离婚具有法律效力的,了解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要点,确保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原则,10. 协议离婚法律效力的具体

协议离婚指夫妻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并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协议,然后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一种离婚方式,怎协议离婚才具有法律效力呢?下面大家介绍一下:1、协议离婚前提条件 - 夫妻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夫妻双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 夫妻双方...

威胁是什么意思?别以为吓唬人,这些法律后果你可能根本没想到!

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人给发消息说:“再不还钱,我就把家地址贴网上!”或者事私下说:“敢举报我,我就让在这公司待不下去!”听到这些话,你是心里一紧?这,威胁”最真实样子。 但“威胁是什么意思”呢?它真口头吓唬吗?还说,已经踩到了法律的红线?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一唠这个话...

5万元存15年利息到底有多少?你可能根本没想到!

5万元存15年利息到底有多少?你可能根本没想到!

在如今这个物价飞涨、通胀压不断加大时代,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如何让手里“死钱”变成“活钱”,不少人会选择将闲钱存入银行,作一种相对稳妥理财方式,那问题来了——如果把5万元存进银行整整15年,最后拿到多少利息呢? 这看似一个简单问题,其实背后牵涉到多个变量,比如存款类型(活期还...

网贷2万逾期一天的利息到底有多吓人?你可能根本没算清这笔账!

网贷2万逾期一天利息到底有多吓人?你可能根本没算清这笔账!

手头紧,临时周转,咬咬牙借了2万网贷,想着下个月发工资就还上,结果一不小心拖了一天?就这一天,利息可能想象翻了好几倍! 很多人以为“逾期一天而已,有多大事?”现实,网贷计息方式,往往藏着看不见“坑”,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网贷2万逾期一天利息,到底多少钱?背后又藏着哪些法律风...

打到什么程度才算家暴?很多人可能根本没意识到!

打到什么程度才算家暴?很多人可能根本没意识到!

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家暴”,很多人都会下识地联想到“打得鼻青脸肿”或者“进了医院”,但其实,家暴定义远不止身体上伤害,那问题来了——打到什么程度才算家暴? “打”只家暴中最明显、最表层表现形式之一,真正家暴,不仅仅拳头和巴掌那简单,它还包括精神控制、语言侮辱、冷暴、经济限制等...

身份证过期了会怎样?这些影响你可能根本没想到!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身份证几乎成了“第二生命”,无论坐高铁、住酒店、办银行卡、找工作,还去医院挂号、参加考试……几乎处处都需它,但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它期,直到关键时刻才发现——身份证过期了! 那问题来了:身份证过期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问题。 出行...

身份证过期了还干啥?这些影响你可能根本没想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使用身份证办理各种业务,比如坐高铁、入住酒店、银行开户、办理社保等等,但很多人对身份证期并有太多关注,直到真正需时候才发现——哎呀,我身份证过期了! 那问题来了:身份证过期有什么影响? 出行受限,说走就走旅行都成了梦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经历:...

有很多网贷逾期吗?会怎么样?这3个后果你可能根本没想到!

有很多网贷逾期吗?会怎样?这3个后果你可能根本没想到!

有发现,身边越来越多人在聊“网贷”?借钱容易,还钱难——这句话在当下简直现实写照。最近很多人问:“有很多网贷逾期吗?会怎样?” 别急,今天我就一个从业15年的律师视角,给掰开揉碎讲清楚这件事,这不危言耸听,而真金白银教训。 先说结论:现在确实有很多人网贷逾期,而且后果远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