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是什么?搞懂它,企业省税的关键一步!
“这笔进项税可以抵扣”?或者老板皱着眉头问:“这个发票能抵进项税吗?”
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透一个让很多企业主又爱又怕的词——进项税是什么?它不只是会计账本上的一个数字,更是直接影响你企业税负高低的“隐形开关”。
进项税到底是个啥?通俗讲就是“你花的钱里含的税”
我们先从一个生活场景说起:
假设你开了一家奶茶店,今天进了一批茶叶,花了11300元,供应商给你开了一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面写着“金额10000元,税额1300元”。
这里的1300元,就是进项税。
👉进项税 = 你买东西时,别人向你收的增值税。
它是你作为“买家”在采购商品或服务时支付的税款,但这个税不是最终由你承担的——它可以用来抵扣你卖东西时要交的销项税。
打个比方:
你卖奶茶收了22600元(含税),对应的销项税是2600元。
而你采购茶叶、糖浆、杯子等,总共付了3900元进项税。
那你要交的增值税就不是2600元,而是:
2600(销项) - 3900(进项) = -1300元
结果是负数?恭喜你,这个月不仅不用交税,还能留抵下期,甚至申请退税(符合条件的话)!
所以你看,进项税不是成本,而是你的“税务资产”。
收好发票、用好进项税,等于帮企业“省钱”。
哪些情况下能抵进项税?这些细节必须知道!
不是所有发票都能抵!很多人以为只要有发票就行,错!
能抵进项税的前提是:增值税专用发票 + 用于应税项目 + 合法合规取得。
举几个常见场景:
✅可以抵:
- 买原材料、办公设备、房租(专票)
- 接受设计、咨询、运输等服务(取得专票)
- 自建厂房的工程款(合规发票)
❌不能抵:
- 员工聚餐、旅游、福利品(属于集体福利)
- 购进的摩托车、小汽车用于个人消费(除非是公司经营用车)
- 简易计税项目对应的进项(比如老项目按3%征收率)
- 发票不合规:比如抬头开错、未认证、虚开发票
特别提醒:
很多小微企业主图省事,让供应商开普票,结果进项税“白白浪费”。
记住一句话:能开专票的,一定要开专票;能抵的,一分都不能少!
进项税管理不到位?小心税务风险找上门!
你以为进项税只是“能省点税”?大错特错。
税务稽查最关注的,就是进项税的真实性、匹配性和合规性。
- 你一个卖文具的小公司,突然多了几百万的“钢材”进项,税务系统立马预警。
- 发票开了,但货没到、钱没付、合同没有,这叫“三流不一致”,涉嫌虚开。
- 专票过了认证期限(一般是360天),那就彻底作废,一分钱也抵不了。
进项税管理不是财务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企业的合规防线。
建议企业建立“进项台账”,定期核对发票、付款、合同三者是否一致,避免“票来就抵”的粗放操作。
✅ 给企业主的建议参考:
- 从源头抓起:和供应商谈合作时,明确要求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尤其是大额采购。
- 建立发票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发票接收、登记、认证,避免遗漏或逾期。
- 定期做税务健康检查:每季度自查进项税结构,看是否有异常或可优化空间。
- 善用留抵退税政策: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可以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真金白银回血。
- 别碰虚开发票红线:哪怕对方“税点低”,也坚决不买票、不代开,合规才是长久之道。
📚 相关法条依据(真实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
“纳税人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九条:
“条例第八条所称增值税扣税凭证,是指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明确了不得抵扣进项税的项目,如用于简易计税、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等。
进项税是什么?它不是冰冷的会计科目,而是企业节税的“秘密武器”。
用对了,它能帮你合法降低税负;用错了,可能引来税务稽查甚至刑事责任。
作为企业主或财务负责人,一定要懂它、管它、用好它。
别再把进项税当成“可有可无”的小细节,它是你企业税务健康的核心指标之一。
从今天起,每一张专票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因为,每一分进项税,都是你省下来的企业利润。
进项税是什么?搞懂它,企业省税的关键一步!,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会赚钱是本事,会省税才是智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