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养老交多少钱?你真的算清楚了吗?
你有没有翻过自己2017年的社保缴费记录?那一年,你每个月到底为养老交了多少钱?这笔钱现在看起来不多,但十年后、二十年后,它可能决定了你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很多人以为“交了就行”,却从没认真算过这笔账,咱们就来掰扯清楚:2017年养老保险到底该交多少?你有没有少交?又有没有多交?
先说重点:2017年养老保险的缴费金额,并不是全国统一的数字,而是由你所在城市的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共同决定的。换句话说,北京的你和成都的你,哪怕工资一样,交的养老金也可能差一大截。
那具体怎么算呢?
以2017年为例,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采用“单位+个人”共同缴费模式,个人缴费比例为8%,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为19%(个别地区略有浮动),而这个比例,是基于“社保缴费基数”来计算的。
这个“基数”又是怎么来的?
它通常是根据上一年度(即2016年)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来确定的,2016年某市的社平工资是6000元,那么2017年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就大致按这个数字的60%到300%来划定,也就是3600元到18000元之间。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假设你在2017年月薪是8000元,所在城市执行的是社平工资6000元为基准,那么你的社保缴费基数通常会落在这个区间内,如果你的单位是按实际工资申报,那你每月养老保险个人部分就是:
8000元 × 8% =640元。
一年下来,7680元。
但现实中,很多人发现工资条上显示的养老缴费远低于这个数,为什么?
因为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按最低基数(3600元)甚至更低的标准给你交,这样一来,你每月只交 3600 × 8% = 288元,一年才3456元,直接少了4224元!
别小看这几千块,养老金计算讲究“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你现在少交的每一分钱,未来退休金都会按比例打折返还。你以为省了眼前的钱,其实是在透支自己的晚年生活。
更扎心的是,2017年已经是7年前了,如果那一年你被“按最低基数缴纳”,现在补都补不了,社保缴费是“实时发生、不可追溯”的,除非你当时就提出异议并维权,否则基本只能认栽。
还有一点很多人忽略:灵活就业人员(比如自由职业者、个体户)在2017年交养老保险,是自己承担全部费用,通常是缴费基数的20%,比如按6000元基数算,每月就得交1200元,一年1.44万,这对不少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正因如此,他们未来领取的养老金也相对更有保障。
建议参考:
如果你现在还在工作,务必每年核对一次社保缴费明细,特别是缴费基数是否与实际工资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向单位沟通,必要时可向当地社保局或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对于灵活就业者,建议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尽量选择中高档次的缴费基数,长远来看更划算,2017年的缴费记录现在仍可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或各地人社局官网查询,建议你抽空查一查,心里有本账,未来才不慌。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险中心函〔2006〕60号):
明确规定社保缴费基数应以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础,且不得低于社平工资的60%,不得高于300%。《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
强调“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并确立“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
小编总结:
2017年你为养老交了多少钱,可能现在才真正意识到它的分量。那不是一笔简单的支出,而是你未来尊严生活的预付款。别再觉得社保“反正单位交了就行”,你的养老,归根结底得靠自己上心,从查清过去,到规划现在,每一步都算数。今天的每一分认真,都是给未来自己的一份温柔承诺。
2017年养老交多少钱?你真的算清楚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