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是什么?别再傻傻分不清‘劳务’和‘劳动’了!
朋友突然打电话问你,“我这个活儿算不算劳务?”或者你在签合同的时候,对方随口一句“咱们这是劳务关系啊”,你就懵了——劳务到底是什么?它和我们常说的“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搞清楚它这么重要?
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听起来普通、实则暗藏玄机的词——劳务是什么。
劳务是什么?先从“干活”说起
我们每天都在“干活”,但干的活不一定都叫“劳动”。
劳务,指的是一个人(或单位)为另一方提供临时性、独立性、非隶属性的服务行为,并据此获得报酬的一种民事关系,注意关键词:临时性、独立性、非隶属性。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老张是个电工,周末去李老板家修电路,收了500块。
这算不算“劳动”?
不算。
这叫“劳务”。
因为老张不是李老板的员工,不打卡、不交社保、不接受公司管理,双方是平等的交易关系——你出钱,我出力,事儿完就散。
而如果老张是某电力公司的正式员工,每天按时上班、接受公司安排、签劳动合同、公司给他交五险一金,那这就属于“劳动关系”了。
看到区别了吗?
核心在于:有没有人身依附性。
劳务是“你请我干活”,劳动是“我是你的人”。
劳务关系 ≠ 劳动关系,法律后果大不同!
很多人以为,只要干活拿钱,出了事公司就得赔。
错!如果你签的是劳务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那很多劳动法的保护,你可能统统享受不到。
- 受伤了?不好意思,工伤保险不覆盖你。
- 被辞退了?没有经济补偿金。
- 加班了?别指望加班费。
- 没签合同?也不能主张双倍工资。
因为劳务关系适用的是《民法典》,而劳动关系适用的是《劳动合同法》。
一个讲的是“平等交易”,一个讲的是“保护弱者”。
当你在工地搬砖、在餐厅做小时工、在平台接单跑腿,甚至有些所谓的“灵活用工”,如果签的是劳务协议,那你本质上就是“临时工”,法律地位可比正式员工差远了。
哪些情况容易被“伪装”成劳务?
现实中,有些企业为了规避用工成本,会把本该是劳动关系的岗位,包装成“劳务外包”“合作协议”“承揽合同”等。
- 外卖骑手和平台签“合作协议”,实则每天打卡接单、接受处罚;
- 家政阿姨被家政公司派单,公司收管理费,却说她是“个体接活”;
- 某些主播和MCN机构签“经纪合同”,结果每天被安排直播8小时。
这些,表面是劳务,实质是劳动。
一旦发生纠纷,法院会根据“实际用工情况”来判断,而不是只看合同名字。
别被一纸“劳务合同”骗了。
关键看:你是不是受管理?有没有固定工作时间?收入是不是主要来源?公司有没有为你承担职业风险?
签劳务合同,就一定没保障吗?
也不是。
只要是真实自愿的民事行为,劳务关系本身是合法的。
- 退休人员返聘(已享受养老金,不能再建立劳动关系);
- 在校学生勤工俭学;
- 个人承接设计、翻译、维修等临时项目。
这些情况下,签劳务合同反而是合理选择。
但前提是:双方地位平等,报酬明确,责任清晰,最好有书面协议。
否则,一旦出事,连“我干过这活儿”都难证明。
✅ 建议参考:如何判断自己是“劳务”还是“劳动”?
- 看管理方式:你是否要遵守考勤、绩效、规章制度?
- 看收入来源:这份收入是不是你主要生活来源?
- 看工具提供:工作设备是公司提供,还是你自己准备?
- 看持续性:是偶尔一次,还是长期稳定提供服务?
- :虽然叫“劳务协议”,但里面有没有“上下级”“服从安排”等劳动关系特征?
如果多数答案偏向“是”,那你很可能实际构成劳动关系,哪怕合同写的是“劳务”。
遇到模糊地带,建议保留工作记录、聊天截图、工资转账凭证,关键时刻能救命。
📚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一十九条
“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适用于部分劳务关系,如委托维修、代办事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强调“实际用工”决定关系性质,而非合同名称)《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第一条
明确劳动关系成立的三要素:-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主体资格;
- 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
-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劳务是什么”?它不是简单的“干活拿钱”,而是一种法律关系的界定。
搞不清它,可能让你在受伤时求助无门,在被辞退时颗粒无收。
别再被“劳务”两个字糊弄了——
关键不是合同怎么写,而是你实际处于什么样的用工状态。
你付出的每一分劳动,都值得被法律温柔以待。
无论是劳务还是劳动,保护好自己,从搞懂“劳务是什么”开始。
下次签合同前,多问一句:“这到底是请我干活,还是让我当员工?”
这一问,可能就决定了你未来的保障有多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