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短信一大堆,我是不是已经被列入黑名单了?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早上刚睁眼,手机“叮叮叮”连响三五条——全是“尊敬的客户,您在XX平台的借款已逾期,请尽快还款,以免影响征信”;中午吃饭时又来一条:“紧急通知!您的账户已被移交法务部门处理”;晚上躺床上刷个视频,弹出的又是“最后通牒:24小时内未还款将启动诉讼程序”……
网贷逾期短信一大堆,像潮水一样涌来,让人喘不过气。你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真的已经走投无路?是不是银行、法院、催收公司全都知道我欠钱了?更可怕的是,会不会已经被列入“老赖”名单,连高铁都坐不了?
别慌,先深呼吸。我理解你现在的焦虑和无助,但请记住:短信多≠后果已定,情绪乱≠无路可走。
我们要搞清楚一件事:这些短信,到底有多少是“真威胁”,又有多少是“心理战”?
现实是,很多网贷平台为了催收,会使用“话术模板”群发短信,已移交法务”“即将起诉”“影响子女上学”……听着吓人,但大多数情况下,这只是催收手段,并不代表真的已经进入法律程序,真正的起诉,需要走法院流程,有正式传票,不会靠一条短信就定罪。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你确实逾期了,哪怕只是几天,平台就有权催收,也有权上报征信。根据央行征信系统的规定,一旦逾期超过90天,就会被记录为“不良信用”,这个记录会保留5年,直接影响你未来贷款、买房、甚至找工作。
更关键的是,短信轰炸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有些第三方催收公司会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你的通讯录,然后对你亲友进行“连环轰炸”,这不仅侵犯了你的隐私,也构成了骚扰。
那怎么办?是咬牙还钱?还是干脆摆烂?
我的建议是:别被情绪绑架,要理性应对。
✅ 建议参考:
先核实债务真实性
打开各网贷app或登录征信报告(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查询),确认自己到底欠了谁、欠了多少、是否真的逾期。警惕假冒平台的诈骗短信,有些是钓鱼链接,点进去反而中招。区分平台性质,优先处理正规持牌机构
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必须优先处理,因为它们会上报央行征信,而一些小贷平台可能不上征信,但也不能完全无视,避免被起诉。主动沟通,争取协商还款
很多平台提供“延期还款”“分期还款”或“减免部分利息”的协商通道。主动联系客服,说明经济困难,提出合理方案,往往比被动挨催更有转机。保留所有沟通记录
包括短信、通话录音、聊天截图,一旦遭遇暴力催收、恐吓、PS通缉令等违法行为,这些就是维权证据。必要时寻求法律帮助
如果已经被起诉,或催收行为严重越界(如上门骚扰、P图羞辱),立即咨询专业律师,申请法律援助或报警处理。
📚 相关法条参考: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相关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第十三条:
催收人员不得使用恐吓、威胁、辱骂等不当催收行为,不得频繁致电骚扰债务人及其联系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法院应予支持。
网贷逾期短信一大堆,不是世界末日,而是提醒你该正视财务危机的信号灯。真正可怕的不是短信,而是逃避,面对债务,最忌“装死”或“破罐破摔”。勇敢面对、理性协商、依法维权,才是走出困境的正确路径。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法律保护每一个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只要你不放弃自己,就永远有翻盘的机会。别让几条短信,毁掉你对生活的信心,从今天开始,整理债务、制定计划、迈出第一步——阳光,总会照进裂缝。
网贷逾期短信一大堆,我是不是已经被列入黑名单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最后送你一句话:负债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