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类人竟然不用交社保?律师,最后一种可能被坑!
“老板说我是实习生不用交社保,合法吗?” “退休返聘了,社保还要继续交吗?” “兼职打两份工,两边都要交社保吗?”
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职场人,别急,作为执业多年的劳动法律师,今天就来为你揭开谜底:法律确实规定5类人可以不交社保,但其中暗藏风险,尤其是最后一种!
🔍 一、在校学生实习:身份是“护身符”
- 核心依据:学生实习(非毕业实习)通常不被认定为劳动关系,而是学习实践环节。
- 关键点:用人单位支付的是“实习补贴”或“劳务报酬”,无需缴纳社保。
- 风险提示:若实习内容、管理方式与正式员工无异,可能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补缴风险陡增!保留好实习协议、学生证等证据至关重要。
👴 二、退休返聘人员:年龄是“分水岭”
- 核心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明确: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
- 关键点:返聘建立的是劳务关系(非劳动关系),单位只需支付劳务报酬,无需缴纳社保。
- 风险提示:部分地区(如上海)有特殊规定,建议签订书面劳务协议,明确工作内容、报酬及意外风险分担(如购买商业保险)。
🕒 三、非全日制兼职人员:时间是“金标准”
- 核心依据:《劳动合同法》第68条:平均每日工作不超4小时,每周累计不超24小时。
- 关键点:可建立多重劳动关系,但社保由主单位缴纳,兼职单位无需重复缴纳(工伤保险除外,部分地方可单独缴纳)。
- 风险提示:超时工作可能被认定为全日制劳动关系!保存好考勤记录,警惕“假兼职真全职”陷阱。
📱 四、特定新业态从业者:政策在“过渡期”
- 核心依据: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与平台关系认定存在争议(不完全符合传统劳动关系)。
- 关键点:当前政策以“自愿参保”为主(灵活就业身份),平台企业无强制缴纳社保义务(特定险种试点除外)。
- 风险提示:政策动态调整中!2023年多部门已发文推动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优先考虑参保地、缴费连续性,切勿因小失大。
👩 五、个体户与灵活就业者:选择在“自己手”
- 核心依据:无雇主,自行承担全部社保费。
- 关键点:参保非强制,属于自愿选择(可参加职工社保或居民社保)。
- 风险提示:不交即无保障!强烈建议评估养老、医疗需求后尽早规划参保,“交得多,未来领得也多”是硬道理!
📌 律师建议参考
- 签协议!无论是实习、返聘还是兼职,务必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 查明细!定期查询工资条和社保缴费记录,确认企业是否依法足额缴纳。
- 留证据!保存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工作沟通记录等,维权时这些都是关键筹码。
- 别侥幸!法定可“不交”≠“不该交”,社保是长远保障,切勿因小失大。
⚖️ 相关法条速递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 《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3〕12号):明确非全日制用工定义及社保缴纳原则。
法律明确5类人(学生实习、退休返聘、非全日制兼职、特定新业态从业者、个体户/灵活就业者)在特定条件下可不交社保,但这绝非“避风港”!对前四类人而言,“不交”的前提是法律关系清晰且符合法定要件,否则极易埋下纠纷隐患;对第五类个体户和灵活就业者,“不交”等于主动放弃保障,社保的本质是“用现在的确定性,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合法权利要守住,应尽义务莫逃避,别被钻空子的企业带偏了节奏!
这5类人竟然不用交社保?律师,最后一种可能被坑!,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