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买二套房,首付到底要准备多少?很多人都搞错了!
2017年买二套房,首付到底要多少?别急,今天咱们就来一次说清楚,这不仅是买房人关心的问题,更是决定你能不能顺利上车的关键一步,很多人以为首付就是“随便凑个三成”,结果到了银行才发现,二套房的门槛远比想象中高,我就以一个从业十几年的律师视角,结合当年的政策背景,帮你把这笔账算明白。
首先得明确一点:2017年,全国对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是有统一调控政策的,但具体执行却因城市而异,那一年,正是房地产调控加码的关键时期,国家为了遏制投机炒房,对“认房又认贷”的标准全面收紧,也就是说,只要你名下已经有贷款记录,哪怕房子卖了、名下无房,再买房也算二套。
首付到底要多少?
在2017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40%,但请注意,这只是“原则上”——在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实际执行的标准普遍更高。
比如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城市,二套房的首付比例普遍达到了50%甚至60%,像深圳,2017年非本地户籍家庭买二套房,首付最低60%,贷款利率还要上浮10%-15%,而在杭州、南京、厦门等当时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也基本执行了50%的首付标准。
而在一些三四线城市,政策相对宽松,二套房首付比例多在40%左右,部分城市甚至可以做到35%,但前提是:你必须符合当地的限购政策,且征信良好、收入稳定。
这里特别提醒一点:很多人以为“首套房还清了,二套就能按首套算”,这是误区!
2017年的政策是“认贷不认房”向“认房又认贷”过渡的关键年,即便你把第一套房的贷款结清了,只要在当地房产系统里查到你有过住房登记,或者在全国征信系统里有房贷记录,银行通常仍会认定为二套房,从而适用更高的首付比例和利率。
首付比例还和房屋性质挂钩,如果你买的是商住两用房、公寓类的“类住宅”产品,哪怕你是首套,也可能被按二套甚至商业贷款标准执行,首付高达50%-70%,贷款年限也缩短到10年,别光看面积和价格,产权性质才是决定首付的关键。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在2017年考虑购置二套房,务必提前做好三件事:
- 查清自己的贷款记录和房产登记情况,可通过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当地房管局官网查询;
- 了解所在城市的最新房贷政策,尤其是“认房认贷”细则,不同城市差异巨大;
- 预留充足的首付资金,建议按50%的比例准备,避免因政策突变导致资金链断裂。
咨询专业律师或房产顾问,避免因政策理解偏差造成合同违约或贷款失败。
相关法条参考: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16〕26号)
“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4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建房〔2017〕85号)
“实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具体比例由各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市场情况确定。”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个人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用于核实贷款记录和信用状况。
小编总结:
2017年买二套房,首付绝不是统一的“三成”或“四成”,而是因地施策、因人而异,核心在于“认房又认贷”的政策导向,以及城市级别的调控强度。一线城市普遍50%-60%,二线城市多为40%-50%,而三四线城市相对宽松,但无论在哪里,提前了解政策、查清自身资格、备足资金才是王道,买房是大事,别让一个“首付搞错”的小疏忽,耽误了你十年的安居梦。
政策会变,但准备永远不晚,哪怕现在回头看2017,这些经验,依然值得今天的你借鉴。
2017年买二套房,首付到底要准备多少?很多人都搞错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