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一年就是骗贷?信而富用户该不该被追责?
不少用户在使用“信而富”借贷平台后,逾期还款一年多了,现在却跳出来喊“这是骗贷”!作为专业律师,我得说,这事儿听着挺火大,但真相可没那么简单,我就用大白话跟大家聊聊,逾期和骗贷到底有啥区别?别急,咱们一步步来,帮你理清思路,免得你踩坑。
逾期还款一年,在法律上算啥?说白了,就是用户借了钱没按时还,拖了一年多,这属于典型的民事违约行为,核心是合同纠纷,你通过信而富借了5万块,约定一年还清,结果拖到第二年还没动静,平台可能会催收、罚息,甚至起诉你,但关键是,逾期不等于骗贷!骗贷可是刑事犯罪,得证明你有欺诈意图——一开始就故意编造虚假信息借钱,压根没打算还,举个例子,如果你填资料时造假收入证明,那才叫骗贷;但如果只是失业了或资金链断了,导致还不上,那顶多是违约,不是犯罪。
信而富用户说平台“骗贷”,又是什么情况?我见过不少案例:用户逾期后,反咬一口,说平台设套骗人,平台宣传“低息无压力”,结果实际利息高得吓人,或者隐藏了费用条款,这时候,用户嚷嚷“骗贷”,可能真有道理。但如果用户自己逾期一年,却拿不出证据证明平台欺诈,那反而可能被平台反诉违约,甚至背上信用污点,我最近代理过一个类似案子:用户小李逾期一年半,声称信而富虚假宣传,但法院一查,他借条上白纸黑字签了字,平台操作也合规,结果小李被判赔钱加罚息,所以啊,别光喊口号,证据才是硬道理。
从法律角度看,骗贷的门槛可不低,它需要主观恶意——就是你明知故犯,想骗钱,逾期呢?大多是客观原因,像经济困难或意外事件。法律的核心是公平:平台不能滥用“骗贷”帽子打压用户,用户也不能借逾期逃避责任,否则,两边都容易乱套,信而富如果真搞欺诈,用户逾期反而是种自我保护;但如果用户恶意拖欠,平台维权天经地义,这里头,关键是看双方行为是否诚信。
建议参考
遇到类似情况,别慌!我建议你这样做:第一,赶紧收集所有证据——合同、聊天记录、还款凭证,尤其是平台宣传材料(截图保存好)。第二,别乱喊“骗贷”,先咨询专业律师评估风险,如果平台真有猫腻,可以起诉索赔;如果你自己逾期了,主动协商分期还款,避免被追债升级。第三,关注信用记录,逾期一年可能上征信黑名单,影响买房贷款,别轻信网络谣言,找正规机构求助,比如当地消协或律所,理性处理,别让情绪害了你!
相关法条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逾期和骗贷涉及以下关键条文(供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的,数额较大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6条:借贷利率上限——年利率超过24%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超过36%的,视为无效。
- 《征信业管理条例》第15条:不良信息记录——逾期还款超过90天,金融机构可上报征信系统,影响个人信用。
说到底,逾期一年不是小事,但动不动扣“骗贷”帽子更危险。核心思想是:法律讲究证据和意图,逾期是违约,骗贷是犯罪,两者天壤之别,信而富用户们,别光抱怨,先自查证据;平台方也别过度追责,公平交易才是正道,生活中,借贷有风险,签字前多读条款,遇事找律师——别让一个逾期毁了你的人生,诚信为本,法律护你周全! (本文原创,基于专业经验整理,侵权必究。)
逾期一年就是骗贷?信而富用户该不该被追责?,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