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月息到底是多少钱?很多人算错了,小心利息滚雪球!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朋友急用钱,开口就是“我给你一分的利息”,或者你去借钱,对方说“月息一分,很便宜了”,听起来好像不多,但你知道一分月息到底是多少钱吗?更关键的是,这个“一分”到底合不合法?会不会一不小心就掉进高利贷的坑里?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这个问题,别让“一分”变成“一万”。
先说结论:一分月息 = 1%的月利率,也就是说,如果你借了1万元,每个月的利息就是100块,一年下来,就是1200元利息,年化利率就是12%。
听起来好像不高?毕竟银行贷款有时候都超过5%了,但重点来了——这个12%是受法律保护的上限吗?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如果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超出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举个例子,2024年6月公布的一年期LPR是3.45%,那它的四倍就是13.8%,也就是说,年利率在13.8%以内,法院是支持的;超过这个数,你就不能强制要求对方还了。
一分月息(年化12%)目前是合法且受保护的,但如果你听到“二分利”,那就是2%月息,年化24%,已经明显超过了LPR四倍,超出部分法院不支持,甚至可能被认定为高利贷。
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利滚利”有多吓人,比如你借1万,一分利,第一个月利息100,如果没还,第二个月就按10100算利息……时间一长,本金翻倍都不是梦。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搞清“一分”的真实成本,最后被利息压得喘不过气。
还有人会问:“一分”是行业黑话吗?其实不是,在民间借贷中,“分”是利率的俗称,一分=1%,二分=2%,以此类推,但正因为这种说法太口语化,很多人理解偏差,有人以为“一分”是10%,那就离谱了。
下次再听到“一分月息”,一定要问清楚:是月利率1%吗?有没有写进借条?是否约定复利?白纸黑字写清楚,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建议参考:
如果你是出借人,想收一分月息,一定要在借条中明确写明“月利率1%”或“年利率12%”,避免口头约定产生纠纷。
如果你是借款人,听到“一分利”别觉得便宜就答应,先算算年化利率,再对比LPR四倍,确认是否在合法范围内。最关键的是:所有利息约定必须书面化,口头承诺等于没说。
不要轻易接受“砍头息”(比如借1万,对方直接扣掉1000当利息,只给9000),这种做法违法,利息要按实际到账金额计算。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同规定第二十六条:
“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小编总结:
一分月息多少钱?答案是:1%月利率,1万元每月100元利息。虽然目前这个利率还在法律保护范围内,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利率合法≠风险为零,关键在于你是否清楚约定、是否保留证据、是否真正理解“利滚利”的杀伤力。
再熟的朋友,借钱也要写借条;再小的利息,也要算清楚年化成本,别让一句“一分利”变成你财务自由的绊脚石,搞懂“一分”的真实含义,才是对自己钱包最大的负责。
一分可能不多,但算不清,就可能让你输掉全部。
一分月息到底是多少钱?很多人算错了,小心利息滚雪球!,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