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传销?你真的了解这个披着致富梦外衣的陷阱吗?
“姐,我这儿有个项目,投入几千块,一个月就能回本,拉几个人进来收入翻倍!”听着是不是挺心动?但冷静一下——这很可能就是传销。
别急着反驳,也别觉得“我又不傻,哪会被骗”,可现实是,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掉进传销的坑里,有的倾家荡产,有的妻离子散,甚至有人因此走上绝路,咱们就来好好聊一聊:到底什么是传销?它长什么样?又是怎么一步步把你拖下水的?
传销不是“创业”,而是“人头费”的游戏
很多人误以为传销是某种“新型商业模式”或“直销升级版”,但本质上,传销根本不靠产品赚钱,而是靠拉人头获利,你交一笔“入门费”,获得一个“会员资格”,然后你的任务就是不断发展下线,上线从下线的“入门费”中抽成,形成“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
举个例子:张三拉了李四,李四再拉王五,王五再拉赵六……每拉一个人,张三就能分到一笔钱。产品有没有、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头数”,这就是典型的“拉人头”式传销。
更隐蔽的是,有些传销组织会包装成“电商”“区块链”“共享经济”等时髦概念,卖些三无产品或高价低质的商品,让你误以为是在“投资”或“创业”。但只要你发现赚钱主要靠拉人,而不是靠产品本身的价值,那基本就可以断定:这是传销!
传销的三大特征,记住就能避坑
根据我国法律和执法实践,判断是否属于传销,主要看三点:
- 入门需缴费:必须交钱、买产品或“认购资格”才能加入;
- 拉人头返利:收入主要来源于发展下线的数量和缴费,而不是销售产品;
- 层级计酬:形成三级或以上的上下线关系,上线可以从下线及其再下线的业绩中提成。
只要满足这三条,不管它叫“连锁经营”“资本运作”还是“互助理财”,都是传销!
为什么有人会上当?因为传销会“洗脑”
传销最可怕的地方,不是骗钱,而是洗脑,他们会组织“成功学”培训、封闭式集训、情感绑架,让你相信“只要坚持,就能暴富”,他们会用“亲情”“友情”做武器,让你去骗自己的亲戚朋友。
很多人一开始是怀疑的,但在日复一日的“正能量轰炸”下,逐渐迷失自我,甚至把传销当成“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等醒悟时,早已深陷其中,难以抽身。
传销不是“灰色地带”,而是明令禁止的违法行为
有些人觉得:“这不就是打个擦边球嘛,又没偷没抢。”大错特错!传销在我国是明确违法的,严重者可构成犯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常年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公安、工商、网信等多部门联合执法,绝不手软。
参与传销不仅可能血本无归,还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的,最高可处200万元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建议参考:如何识别并远离传销?
- 警惕“高回报、低门槛”的项目:天上不会掉馅饼,月入十万的“轻松赚钱”基本都是骗局。
- 看赚钱方式:是靠卖产品,还是靠拉人头?如果是后者,立即远离。
- 查公司资质: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是否合规。
- 不轻信熟人推荐:亲友介绍≠靠谱,传销最喜欢从熟人圈下手。
- 及时举报:发现疑似传销,请拨打12315或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 相关法条参考:
《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
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小编总结:
“什么是传销?”——它不是致富捷径,而是一条通往深渊的单行道,它用梦想包装贪婪,用温情掩盖算计,用“成功”麻痹理智,我们每个人都要擦亮眼睛,不贪小便宜,不信暴富神话,更不拿亲情友情去赌一个虚假的梦。
真正的财富,永远来自脚踏实地的努力,而不是一场人头费的击鼓传花,如果你身边有人正在陷入传销,请拉他们一把——因为有时候,清醒,就是最好的救赎。
愿你我都能远离陷阱,守住底线,活在真实的世界里。
什么是传销?——你真的了解这个披着致富梦外衣的陷阱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