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但都接电话了,真的就没事了吗?
网贷逾期了,心里七上八下,但只要电话一响,你二话不说就接起来,态度诚恳、解释原因、承诺还款……你以为只要“配合”,平台就不会把你怎么样?甚至天真地以为“接电话=有信用”,就能躲过催收、避免起诉?醒醒吧,接电话只是最基础的应对,它并不能改变你逾期违约的法律事实。
我见过太多客户,逾期后每天接到十几个催收电话,他们一个个都接,语气客气,甚至低声下气地说“现在真没钱,再宽限几天”,可结果呢?电话接得再多,逾期记录照上征信,催收手段照样升级,最终还是被起诉、被冻结银行卡。你以为的“沟通”,在法律和风控系统眼里,可能只是“确认你在世”的例行公事。
关键点来了:平台接不接电话,根本不是判断你风险等级的核心标准。他们真正关心的是——你还钱了吗?
只要你没还清,哪怕你每天接100个电话,表达100次歉意,债务本身不会因此消失,违约责任也不会自动豁免。
更现实的是,很多网贷平台的风控机制是自动化的,一旦你逾期超过30天,系统就会自动标记为“高风险客户”,进入催收流程;超过90天,极大概率会被打包转让给第三方催收公司,甚至直接启动法律诉讼程序。这个过程,和你接不接电话,关系不大。
接电话也有它的价值。至少说明你没有失联,属于“可联系人群”,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延缓极端催收手段的启动,比如避免被恶意曝光通讯录、被频繁骚扰家人,但请注意,这只是“延缓”,不是“免除”。
更糟糕的是,有些人接电话时为了拖延时间,说了些不实承诺,下个月发工资就还”,结果没兑现,这种行为一旦被录音,反而可能成为对方起诉时的证据——证明你有还款能力却故意拖欠。
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来不是“接电话”,而是“解决债务”,你可以尝试和平台协商分期、延期,或者申请债务重组,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有具体的还款计划,而不是空口承诺。
✅ 建议参考:
如果你已经网贷逾期,但还在坚持接电话,说明你还有责任心,这是好事,但请立刻调整策略:
- 停止无效沟通:不要再一遍遍解释“为什么还不上”,重点放在“怎么还”;
- 主动协商还款方案:联系平台客服,提出切实可行的分期或延期申请;
- 保留所有通话记录和书面证据:尤其是对方承诺“不催收”“不起诉”的录音;
- 避免以贷养贷:这是深渊,越陷越深;
-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比如法律援助或债务调解机构。
接电话是态度,还钱才是答案。
📚 相关法条参考: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五条: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者撤回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但催收行为不得侵犯他人隐私权)。
- 《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明确禁止暴力催收、骚扰无关人员、虚假承诺等行为,但合法催收(包括电话催收)仍属合规范围。
网贷逾期但都接电话了,并不能让你“安全上岸”。
接电话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值得肯定,但它不能替代实际的还款行动。真正的解决之道,在于直面债务、主动协商、制定计划、逐步清偿。
别再幻想“只要我配合,他们就不会起诉”,法律不会因为你的“态度好”就免除你的义务。从今天起,把精力从“接电话”转移到“想办法还钱”上来,这才是走出债务泥潭的第一步。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你必须成为那个真正行动的人。
网贷逾期但都接电话了,真的就没事了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