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会被上网通缉吗?真相来了,别再被吓坏了!
你有没有接过那种“再不还钱就全国通缉你”的催收电话?声音冷冰冰的,语气里透着威胁,搞得你一晚上睡不着觉,很多人一听到“通缉”两个字,脑子里立马浮现出手铐、警车、通缉令满天飞的画面。但真相是:网贷逾期,真的会被人上网通缉吗?
先说结论: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
咱们得把“通缉”这个词掰开了揉碎了讲,通缉,是公安机关对在逃犯罪嫌疑人发布的追捕命令,属于刑事司法程序中的强制措施,换句话说,只有涉嫌犯罪、被立案侦查且逃逸的人,才可能被上网通缉。
而网贷逾期,本质上是一种民事债务纠纷,你借了钱没按时还,平台或者催收公司可以起诉你,法院可以判你还钱、冻结账户、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老赖”),但这些都属于民事责任范畴,不等于你就是“罪犯”。
什么情况下会被通缉?只有当你涉及“诈骗”“恶意骗贷”“伪造资料”等行为,且金额较大、证据确凿,被公安机关认定为“贷款诈骗罪”时,才可能进入刑事程序,你根本没打算还钱,用假身份证、假收入证明骗贷,贷款到手后挥霍一空、人间蒸发——这种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
但现实中的大多数网贷逾期,是因为失业、生病、家庭变故等客观原因导致还款困难,这属于“还不起”,而不是“不想还”或“骗着拿”,这种情况,平台最多是起诉你,法院判决后强制执行,绝不会动用“通缉”这种刑事手段。
那为什么催收总说“要通缉你”?这就是典型的“恐吓式催收”,一些不正规的催收公司为了施压,故意夸大其词,用“通缉”“坐牢”“抓你”等词汇制造恐慌,逼你还钱。这种行为本身是违法的,根据《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等相关规定,催收不得使用恐吓、侮辱、威胁等手段。
如果你真的被起诉了怎么办?别慌,收到法院传票,说明对方走的是正规法律程序,这时候你应该积极应诉,说明自己的还款困难,争取调解或分期还款。逃避不是办法,但也不必被吓破胆,法律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同样保护债务人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面临网贷逾期,记住这几点:
- 别信“通缉”恐吓,绝大多数都是虚张声势;
- 保留所有催收记录,包括电话录音、短信、微信聊天,一旦遭遇暴力催收,可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 主动沟通协商,很多平台支持延期或分期,别等被起诉才后悔;
- 如果被起诉,务必出庭应诉,缺席判决对你更不利;
- 保护个人信息,别让催收骚扰你的家人朋友,这涉嫌侵犯隐私。
相关法条参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五条: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借贷业务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禁止使用暴力、恐吓、侮辱、骚扰等方式进行催收。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特定情形的,法院可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小编总结:
网贷逾期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恐惧蒙蔽了判断力。通缉是刑事手段,不是催收吓人的工具,你欠的是钱,不是命,只要不是恶意骗贷,法律不会把你当逃犯追捕。真正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直面困难、理性沟通、依法应对。别让一句“要通缉你”就压垮了你的心理防线。你有错,但你不该被羞辱;你欠钱,但你依然是一个值得被尊重的人。
网贷逾期会被上网通缉吗?真相来了,别再被吓坏了!,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