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ary是什么意思?你真的懂你的工资吗?
你有没有在签劳动合同、看招聘信息,甚至和HR谈薪资时,听到过“salary”这个词?它听起来很洋气,但其实它背后藏着的,是每个打工人最关心的事——我到底能拿多少钱,怎么拿,什么时候拿,以及这些钱是否合法合规,咱们就来好好掰扯一下:salary是什么意思,它和我们常说的“工资”到底有什么区别?它在法律上又意味着什么?
从字面来看,salary是英文单词,中文翻译为“薪水”或“工资”,但它不是泛指所有的收入,而是特指按固定周期(通常是每月)支付给员工的固定报酬,无论你当月加班多少、业绩如何,这个基础金额是不变的,比如你和公司签的合同写着“月薪15000元”,这个15000就是你的salary。
但很多人容易混淆salary和wage。wage通常指按小时、按天计算的报酬,比如服务员、临时工,干一天算一天钱;而salary是按月结算的,更常见于白领、管理人员等职位。关键区别在于稳定性与计算方式。
在中国法律语境下,“salary”对应的就是《劳动合同法》里的“劳动报酬”,你签合同的时候,公司必须明确写清楚你的工资标准、支付时间、支付方式,如果合同里只写“面议”或者“按公司规定”,那是不合规的。你的salary,必须白纸黑字写清楚,这是法律赋予你的权利。
更值得注意的是,salary不仅仅是你银行卡里到账的数字,它还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金(如果合同约定为固定部分)等,但不包括加班费、年终奖这类浮动收入,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现实中,有些公司玩文字游戏,把salary拆成“基本工资+补贴+绩效”,然后只按基本工资给你交社保、算加班费,这是典型的“低薪高报”套路。加班费、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基数,应以你实际的salary为准,而不是公司想怎么算就怎么算。
还有一种情况:外企或跨国公司合同中直接用“salary”这个词,这时候更要警惕。别因为它是英文就以为可以模糊处理,所有涉及salary的条款,都必须符合中国劳动法,合同写“annual salary: 200,000 RMB”,那就意味着你一年应得20万,平均每月约16666元,公司不能以“这是税前”“含奖金”等理由少发。
建议参考:
如果你正在找工作或准备签合同,看到“salary”这个词,别急着点头,先问清楚三点:
- 这个salary是税前还是税后?
- 是否包含奖金、补贴?是否拆分结构?
- 是否作为社保、公积金、加班费的计算基数?
最稳妥的做法是:要求公司将salary金额和构成写入中文劳动合同,并与HR书面确认,别怕麻烦,这是你未来维权的重要依据。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六)劳动报酬;……《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小编总结:
salary是什么意思?它不只是一个英文词,更是你劳动价值的体现,是你生活的底气,无论合同是中文还是英文,无论公司规模大小,你的salary都必须清晰、合法、可追溯。别让模糊的术语成为你权益受损的借口,搞懂salary,就是搞懂你自己的“钱途”,从今天起,做个明白的打工人,守住每一分应得的工资。
salary是什么意思?你真的懂你的工资吗?,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