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综合> 正文内容

月息1毛是多少?听起来像砍头息,其实是高利贷的代名词!

“借一万,一个月还一千?”或者朋友悄悄告诉你:“有个路子,月息1毛,来钱快。”乍一听,好像只是个数字,但你知道吗?“月息1毛”其实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背后藏着的,可能是违法的高利贷陷阱。

咱们就来掰扯清楚——月息1毛到底是多少?它合法吗?会不会让你一夜返贫?

“月息1毛”到底是什么意思?

先来算笔账,很多人听到“1毛”,第一反应是0.1元,但在这里,“毛”是民间对“10%”的俗称。月息1毛 = 月利率10%

举个例子:你借了1万元,月息1毛,那一个月的利息就是1万 × 10% = 1000元。
如果借一年呢?
12个月 × 1000元 = 1.2万元利息,年化利率高达120%!

什么概念?银行普通贷款年利率一般在4%~8%,信用卡分期年化大概15%左右,而120%的年利率,已经远远超出法律保护的范围,属于典型的“高利贷”。

这种利息合法吗?法院会支持吗?

不合法!而且法院明确不支持。

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司法保护上限为“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以2024年LPR为3.45%计算,4倍就是13.8%左右。

也就是说,年利率超过13.8%的部分,法院不保护,你完全可以不还!

而“月息1毛”换算成年利率是120%,是法定上限的将近9倍!
这哪是借钱?这分明是“合法抢劫”。

更可怕的是,有些放贷人还会搞“砍头息”——比如你借1万,他直接扣掉1000利息,只给你9000,但合同写你借了1万,下个月还得还1万+1000利息,这种操作,不仅利息违法,本金计算也违法。

为什么还有人敢借“月息1毛”?

人性的弱点,往往在急用钱时被放大。
有人创业缺钱,有人治病急需,有人赌球输红了眼……在“马上就能拿到钱”的诱惑下,很多人选择闭眼签字。

可他们没意识到,高利贷不是“救急”,而是“埋雷”
一个月还不上,利滚利,三个月后可能债务翻倍;再拖下去,催收电话轰炸、家门口泼漆、威胁家人……最终人财两空。

我曾代理过一个案子:当事人借了3万,月息1毛,三个月后利滚利变成12万,最后被迫卖房还债。这不是故事,是真实发生的悲剧。

遇到“月息1毛”怎么办?记住这几点!

如果你正面临资金困难,又有人主动提出“月息1毛”的借款,请立刻冷静下来,问自己三个问题:

  1. 这笔钱真的非借不可吗?
    能不能向亲友周转?能不能申请正规银行贷款或信用卡?哪怕慢一点,也比掉进高利贷陷阱强。

  2. 对方有没有正规资质?
    正规金融机构都有营业执照、放贷资质,如果对方是个人,还要求现金交易、不签合同、不留凭证——99%是骗局。

  3. 合同写的是不是“月息10%”?
    有些合同会写成“服务费”“中介费”“保证金”,其实都是变相高利。只要总成本超过LPR的4倍,就违法。


🔍 建议参考:如何合法借贷,远离高利陷阱?

  • 优先选择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正规网贷平台(如支付宝借呗、微信微粒贷等);
  • 借款前查清楚年化利率(APR),不要只看“每月还多少”;
  • 保留所有转账记录、聊天记录、合同原件,一旦被暴力催收,立刻报警;
  • 如果已被高利贷缠身,不要硬扛,尽快寻求法律帮助,律师可以帮你确认合法债务范围,甚至起诉撤销不合法条款。

📚 相关法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

  3.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


✍️ 小编总结:

“月息1毛”不是便宜,而是高利贷的暗语。
它听起来像是一根救命稻草,实则是一张通往深渊的单程票。
真正的法律保护,永远站在理性与常识这一边。
当你急需用钱时,慢一点没关系,安全才是底线。
别让一时的冲动,换来一辈子的悔恨。
合法借贷有门路,远离“1毛”保平安。

如果你身边有人正在考虑借这种钱,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
一次转发,真的能救一个人。

月息1毛是多少?听起来像砍头息,其实是高利贷的代名词!,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90664.html

月息1毛是多少?听起来像砍头息,其实是高利贷的代名词!的相关文章

万三的利息是多少钱?听起来像江湖术语,其实是民间借常见说法!

在民间借中,我们常常会到诸如“一分”、“二分五”、“万三”说法。“万三的利息是多少钱?”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背后其实涉及了不法律与金融常识。 “万三”到底什么意思呢?它又对应着怎样的利率水平?我们今天就聊一聊这个看似“土气”、则大有讲究话题。 什么“万三”? “万...

挂职什么意思?听起来像借调,其实是职场跃迁隐形跳板?

你有没有在单位开会时,突然到领导说:“小李要去市局挂职一年。”然后一群人点,你却一雾水?“挂职什么意思?” 这个词听起来像临时借调,则暗藏玄机,今天咱们就扒一扒,挂职到底个啥?它和普通调动、借调、轮岗有啥区别?对个人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先说结论:挂职不“挂个”,而“挂出机会...

倾销什么意思?听起来像打折促销,其实是国际贸易里隐形杀手?

你有没有在超市看到“全场倾销,清仓大甩卖”标语?没错,日常生活中“倾销”这个词听起来挺热闹,像是商家在清货回本,但如果你把目光转向国际贸易舞台,“倾销”可就不那么简单事了,它不仅牵动国家经济命脉,还常常引发贸易战、反倾销调查,甚至影响我们每个人买进口商品价格。 倾销到底什么意思? 倾销...

什么是PE?听起来像体育课,其实是投资圈的‘心跳监测仪’

什么PE?听起来像体育课,其实是投资圈‘心跳监测仪’

你有没有在财经新闻里过“某某公司完成PE融资”?或者朋友聊“PE基金回报率很”?这时候你一脸懵:PE到底什么?塑料?还体育课缩写? 别急,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个听起来高大上、其实离你我生活并不远的词——PE。 先说结论:PE,全称“Private Equity”,中文叫“私...

买断什么意思?听起来像购物,其实藏着法律玄机!

你有没有在签合同时到过“买断”这个?比如朋友说:“我把这个项目买断了。”或者老板说:“这版权我们已经买断了。”乍一,好“一次性付钱、彻底拥有”意思,但买断到底什么意思?它和普通购买有什么区别?背后又藏着哪些法律风险?今天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 买断什么意思?别被字面骗了!...

一什么信?听起来像谜语,其实藏着法律大玄机!

你有没有过“一什么信”这种说法?乍一像是小时候猜谜语开场白——“一个字,加一横变成另一个字,打一字?”但今天咱们不玩文字游戏,“一什么信”背后,其实暗藏法律务中关键概念——“一纸信用”、“一纸承诺”、“一纸凭证”,它不某个特定术语,而一种象征:在法律世界里,一张纸、一封信、一份承诺,...

倾销是什么意思?听起来像打折,其实背后藏着一场国际贸易暗战!

倾销什么意思?听起来像打折,其实背后藏着一场国际贸易暗战!

你有没有在超市看到过“清仓大甩卖”“限时特价,低至五折”标语?心里一喜,赶紧抢购,可如果我说,这种“便宜”在国际市场上可能一种“武器”,你信吗?没错,今天咱们要聊这个——倾销什么意思,它可不简单“降价促销”,而一场跨国企业之间“价格暗战”,甚至可能影响一个国家产业命脉。 倾销...

什么是逆回购?听起来像金融黑话,但它其实和你的钱袋子息息相关!

什么逆回购?听起来像金融黑话,但它其实和你钱袋子息息相关!

你有没有过这样经历?打开手机银行,看到“逆回购”三个字,心里嘀咕:“这玩意儿啥?要‘逆’天改命才能搞懂?”别急,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逆回购”这个看似金融术语,掰开揉碎,讲得明明白白。 先说重点:逆回购,本质上就“短期借钱给别人,顺便赚点利息”,听起来是有点你把钱借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