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普法百科> 正文内容

并是什么意思?这个字在法律文书中为何频频出现却让人一头雾水?

你有没有在看合同、判决书或者法律条文时,突然被一个不起眼的“并”字卡住?
“甲方应按时付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或者:“被告犯有盗窃罪,并有前科记录。”

这时候你心里可能嘀咕:“并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和”嘛,有必要这么正式吗?
别小看这个字,在法律语言中,“并”远不止是连接两个词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逻辑、语气、甚至法律责任的递进与强化。

“并”不是简单的“和”,而是法律逻辑的“粘合剂”

在日常口语中,我们习惯用“和”“还有”来连接并列内容,但在法律文本里,“并”是一种高度规范化的连接词,它的使用不是随意的,而是为了明确责任的叠加、行为的连续或后果的加重

举个例子:

“当事人应当返还财产,并赔偿损失。”

这里的“并”不是说“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是两个可选动作,而是强调——两者都必须履行,它传递的是一种递进关系:不仅要还东西,还得赔钱,少了“并”,句子可能变成“当事人应当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语义模糊,可能被解读为选择性义务。

换句话说,“并”在法律语境中,往往意味着“同时还要”“并且必须”,它像一根线,把多个法律义务串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责任。

“并”字背后的三种典型用法

  1. 责任叠加型

    “公司应支付工资,并补缴社保。”
    这里的“并”明确表示:支付工资是基本义务,补缴社保是附加责任,两者缺一不可。“并”字在这里起到了强化法律后果的作用

  2. 行为递进型

    “嫌疑人实施诈骗,并伪造证据。”
    这不是两个独立行为的简单罗列,而是暗示行为的升级——从诈骗到伪造,性质更严重,法院在量刑时,往往会将“并”连接的行为视为情节加重的依据

  3. 条件与结果并列型

    “合同自双方签字并盖章后生效。”
    这里的“并”表示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如果是“或”,则只需其一即可,一字之差,法律效力天壤之别。

为什么法律文书偏爱用“并”而不是“和”?

这就要说到法律语言的“精准性”要求了。
“和”在口语中可能带有并列、选择甚至模糊的意味,而“并”在法律语境中几乎永远表示“同时发生”“必须履行”,语气更强,逻辑更严密。

更重要的是,“并”在语法结构上更符合法律文书的严肃风格,它能有效避免歧义,防止当事人以“我以为是‘或’”为由推卸责任。

普通人如何看懂“并”字背后的潜台词?

下次你再看到“并”字,不妨试着把它替换成:“而且必须”“同时还要”“不仅如此,还”。

原句:“乙方违约,并支付违约金。”
替换后:“乙方违约,而且必须支付违约金。”
是不是立刻感觉责任更重了?

在法律文本中,每一个虚词都不是白写的,“并”字尤其如此,它可能是你理解权利义务关系的关键钥匙。


✅ 建议参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并”的法律意义?

  1. 遇到合同条款中有“并”,立即划重点——后面的内容通常是附加义务或加重责任。
  2. 不要自动将其等同于“和”,试着用“而且必须”来替换,感受语气变化。
  3. 如有疑问,务必咨询专业律师,避免因一字之差导致重大损失。
  4. 自己起草文件时,慎用“并”——用得好是严谨,用错可能变成自缚手脚。

📚 相关法条参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例):

  • 《民法典》第577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注:虽然此处未直接用“并”,但在司法解释和判例中,常以“并”连接多种责任形式,如“继续履行,并赔偿损失”)

  • 《民法典》第179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合并适用”即对应“并”的逻辑)

  • 刑法》第69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并”在刑事判决中常用于连接主刑与附加刑)


“并是什么意思”?
表面上看,它只是一个连接词;
但在法律世界里,它是责任的放大器、逻辑的连接点、义务的强化符
它不喧哗,却极具分量;它不张扬,却决定成败。

下次你再看到“并”字,别再轻轻略过。
停下来看看它后面写了什么——那往往才是真正的重点
法律的严谨,就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字眼里。
读懂了“并”,你就离看懂法律,又近了一步。

并是什么意思?这个字在法律文书中为何频频出现却让人一头雾水?,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ww.hefeilaws.com/hf/1289820.html

标签:法律法制

并是什么意思?这个字在法律文书中为何频频出现却让人一头雾水?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企业账面上的货币资金总让人一头雾水?

为什么企业账面上的货币资金总让人一头雾水

日常财务报表,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术语:“货币资金”,这个词看起来简单,但旦深入理解它的含义和构成,很多创业者、会计员甚至企业管理者都会感到困惑。货币资金到底是什么?它与样吗?又为何对企业运营如此重要? 揭开“货币资金”的神秘面纱 货币资金指企业经营过程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各种形...

为什么除权除息日总让人一头雾水一文讲清楚!

投资理财的世界里,很多对“除权除息日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感到困惑,特别刚入市的投资者,面对股价突然下跌、账户余额没有变化感觉“亏了”的时候,常常会怀疑自己哪里理解错了,背后就“除权除息日”起作用。什么是除权除息日? 除权除息日指上市公司分红或送股后,调整股票价格的...

法律起诉离婚怎么离?百度搜索后仍一头雾水?

法律起诉离婚怎离?百度搜索后仍一头雾水

婚姻的旅途,有些或许会因各种原因选择分开,当协商无达成致时,法律起诉离婚成种必要的手段,很多人在百度搜索“法律起诉离婚怎离”之后,依然感到困惑不解,作为一位资深师,我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家详细解答这一问题。 正法律起诉离婚怎离?从到尾全解析 我们需要明确...

想改名却一头雾水?成年人改名到底有多难?

想改名却一头雾水?成年改名到底有多难?

"名字是父母给的,但自己的",很多各种原因想要改名,现现的改名流程复杂得像走迷宫,明明只为什么需要准备十几份材料?户籍窗口排长队不说,还可能因"理由不充分"被驳回?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成年改名的那些"隐形门槛"...

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别再一头雾水了!

是在财务报销、税务申报的时候,听到过“进项税额转这个词?脸懵圈地听着别解释,结果越听越迷糊?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聊这个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和我们日常经营密切相关的税务概念——进项税额转出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进项税额?了解“进项税额转”之前,我们先得弄清楚什么是“进项税额...

提存是什么意思?别再一头雾水了,看完这篇全懂了!

提存是什么意思?别再一头雾水了,看完篇全懂了!

欠别钱,想还,对方躲着不见面、拒接电话、拉黑微信?或者你房东,租客突然失联,押金不知道该退给谁?时候,法律上有“救命稻草”——提存,听起来有点专业,其实没那复杂,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提存是什么意思”给你掰扯清楚。 提存就当你想履行义务(比如还钱、交货),但对方不配合、找不到...

报税是什么意思?别再一头雾水了,一文讲透它的真正含义!

报税是什么意思?别再一头雾水了,一文讲透它的真正含义!

你有没有过样的经历?每到年底,朋友圈总有发“又要报税了,都大了”,或者公司HR突然通知“请尽快完成税汇算清缴”,你看着些词,心里直打鼓:报税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也得做点什么? 别急,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报税”这个看似高大上的词,掰开揉碎讲清楚,无论你上班族、自由职业者,还刚创...

盘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个词在商业和法律领域频频出现?

盘活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个商业和法律领域频频出现

我们日常生活,偶尔会听到“盘活”这个词,尤其是在房地产、企业重组、金融投资等领域,它繁地出现在新闻报道或行业分析。盘活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到底隐藏了怎样的深?它又影响一个企业的命运或者座城市的经济走向的呢? 我们就来起揭开“盘活”背后的真正含义,以及它在现实操作的实际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