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网贷逾期后,我的本金到底还剩多少?怎么算才靠谱?
某天突然收到一条催收短信,上面写着“您已逾期XX天,欠款总额已达XX元”,心里一咯噔,翻出当初借款合同一看,当初借的本金明明才两万,怎么现在连本带息滚到了三万多?更让人困惑的是——逾期之后,我到底还欠多少本金?这个“本金”还跟当初借的一样吗?
这其实是一个很多人没搞明白的“灰色地带”,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清楚:欠网贷逾期后,本金到底该怎么看?它有没有变?平台说的“剩余本金”是真是假?
什么是“本金”?逾期后它会变吗?
先说结论:在法律意义上,本金就是你最初借到手的那笔钱,不会因为逾期就自动增加。比如你借了1万元,签的合同写明借款本金1万元,那无论你逾期多久,这笔“本金”在法律上依然是1万元。
但现实往往更复杂,很多网贷平台在催收时,会把“利息、罚息、违约金、服务费”等统统打包进“剩余本金”里,让你误以为本金涨了。这其实是偷换概念!
举个例子:
你借了1万,月利率1.5%,借12期。
结果第6期开始逾期,平台不仅收利息,还加收日0.1%的罚息,再加上“逾期管理费”“催收费”等名目。
半年后,平台告诉你:“你还欠本金1.8万”。
错!真正的本金还是1万,多出来的8000是各种费用叠加的结果。
逾期后,平台能随意涨本金吗?
答案是:不能!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这意味着,任何在本金基础上“虚增”的金额,只要没有实际到账,都不能算作本金。
更关键的是,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民间借贷利率司法解释明确指出:
年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4倍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目前LPR大约是3.45%,4倍就是13.8%,也就是说,超过13.8%的年化利率部分,你有权不还。
当你看到平台说“本金已涨到XX元”,一定要冷静——那可能只是他们单方面计算的“债务总额”,不是法律认可的本金。
如何正确查看自己的“真实本金”?
翻出原始借款合同
找到最初签的电子合同或贷款协议,看清楚“借款本金”是多少,这是最权威的依据。核对实际到账金额
有些平台“砍头息”严重,比如你申请1万,实际到账9000,那法律上你的本金就是9000,不是1万。区分“本金”和“应还款总额”
逾期后,平台账单上显示的“剩余本金”往往是本金+利息+罚息+费用的总和。你要学会拆解这笔账。使用正规工具或咨询律师
可以用“民间借贷利息计算器”输入实际借款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情况,重新核算合法债务,如果金额差异大,建议寻求专业法律帮助。
逾期后,本金之外的费用合法吗?
这是关键!
虽然本金不会变,但逾期后产生的合法利息、合理违约金是可以主张的,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 利息:不能超过LPR的4倍。
- 罚息:可以约定,但过高部分法院不支持。
- 催收费、服务费、管理费: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或明显不合理,你可以拒绝支付。
平台不能把所有费用都算进“本金”里,更不能以此为基础继续收利息(即“利滚利”),这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复利计算。
建议参考:
如果你已经逾期,建议这样做:
✅第一步:整理所有借款合同和还款记录,明确原始本金和利率。
✅第二步:计算合法债务总额,剔除不合法的高额费用。
✅第三步:主动与平台协商,提出按真实本金+合法利息还款的方案。
✅第四步:保留所有沟通记录,必要时可向银保监会、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
不要被平台的“债务恐吓”吓住,你有权知道每一笔钱是怎么算出来的。
相关法条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七十条
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的除外。《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明确禁止“高利贷”“暴力催收”“虚假宣传”等行为。
欠网贷逾期后,本金不会变,变的是平台给你算的“账单总额”。
很多人被催收吓得团团转,就是因为没搞清楚“本金”和“总欠款”的区别。
真正的本金,是你当初实际借到的那笔钱,法律不会因为逾期就让它“膨胀”。
面对高额催收,别慌,也别认栽,拿起合同,算清账目,守住自己的合法权益。
你不是欠“平台说的数”,而是欠“法律认可的债”。
搞清这一点,你就已经赢了一半。
欠网贷逾期后,我的本金到底还剩多少?怎么算才靠谱?,本文为合飞律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个案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方案。生活不易,但法律永远站在讲理的人这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浙江合飞律师事务所结合法律法规原创并发布,除法院案例栏目内容为公开转载,如无特殊声明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附上来源链接。